8月22日,山东钢铁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06亿元;利润总额2.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利13.53亿元;归母净利润1252.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利9.81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21亿元,同比增长88.31%。

2025 年上半年,山东钢铁牢牢把握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集团、宝钢股份参股日照公司的重大机遇,坚决锚定“万饷更薪,扭亏为盈”根本目标,全力推进“1+6+N”变革求生体系深化落地,强化价值创造理念,狠抓效率提升,持续挖潜增效,突出购销两端,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山东钢铁拥有从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到轧钢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整体装备水平较高,是全国著名的板材、齿轮钢和 H型钢生产基地。钢材品种主要有厚板、冷热轧板卷、型钢、优特钢、螺纹钢等。多项产品获重磅奖项及荣誉。其中,低合金结构钢热轧 H 型钢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特优质量奖,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钢热轧宽厚钢板、非调质机械结构钢等 7 类产品荣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报告期内,该公司累计生产生铁 519.7 万吨、粗钢 745.0 万吨、商品坯材778.9 万吨。
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山东钢铁持续深化算账经营,抓实三级成本管控,可比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 65.90元/吨;严控各类费用支出,大力削减固定成本及期间费用;加快重塑采购体系,实施“战略采购+公开招标”采购策略,持续降低采购成本。
效能跃升,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坚持“最优的生产组织模式、最佳的制造工艺路径”管理理念,生产效率持续突破。济南钢城基地高炉稳定向好,型钢、优特钢等产线满负荷生产,优势产能全面释放,高炉焦比、燃料比持续降低,各产线日产和月度产量连创新高;铁水综合温降较去年进步 19℃,界面效率大幅提升。日照基地坚持“以高炉为中心”的生产组织原则,高炉炉缸侧壁温度有效管控,综合研判市场形势和高炉状态,优化调整高炉中修时间,实施低铁耗冶炼,极致节铁增钢,在铁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抢抓机遇提升效益。
同步优化市场与产品结构。推动“近地化、终端化、高端化、国际化”战略实施,近地化销售比例较去年提升 11 个百分点,优化了市场布局,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区域市场竞争力;终端化比例较去年提升 8.6 个百分点,直接面向终端客户的能力增强,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高端化比例较去年提升 3.8 个百分点,推动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优化。
深入实施产品高端化战略。报告期内,该公司累计开发新产品 47 个,推广量 34.4 万吨,实现超额毛利 126 元/吨,独有领先产品比例提升至 8.4%。在市场拓展方面,完成比亚迪、中国重汽、沙特 NPC 等 12 项二方认证,首次实现向长城汽车、奇瑞商用车供货,比亚迪主机厂订单突破千吨规模。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立项实施 72 项科技创新项目。其中,“超大宽厚比薄规格中厚钢板炉卷轧线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等项目荣获省级以上奖项。
推进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山东钢铁巩固全域环境绩效 A 级成果,持续加强环保治理。追求极致能效,降低能源成本。济南钢城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 6.2 千克标煤;日照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 21.9千克标煤。组建 AI 数智部,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济南钢城基地信息化提升项目(一步)已进入现场测试阶段。同时,该公司加速 AI+钢铁场景应用落地,当前重点推进在建/在研项目 15 项,其中 AI 视觉检测与动态控制模型在热轧工序的应用等 3 个项目已上线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