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骄阳把天空烤成炽白,空气像被拉紧的铁丝,滚烫得几乎能听见“滋滋”声。1500℃的铁水在高炉里翻涌,重庆钢铁公司炼铁事业部高炉炉台前一群“银甲”战士——防护服在热浪中闪着金属光——正与铁花共舞。
不远处,焦炉炉顶像一块被反复炙烤的铁板,六七十度的高温把鞋底烫得发软。加煤车呼啸来去,金属外壳反射的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员工们顶着烈日认真做进行数据监测,工作服上的盐霜像一枚枚无声的勋章。
烧结机旁,热浪翻滚,弹奏着机器的轰鸣。看火工眯着眼,透过火焰的颜色判断烧结温度,睫毛上沾满灰,汗水一冲,留下两道清晰的印迹。
而在另一片战场——厂容厂貌清扫整顿攻坚战同样热火朝天。炼铁事业部员工“化整为零”,党员骨干带头,主动啃下“最硬骨头”。
铁锹与地面的摩擦声、扫帚划过钢板的沙沙声,混着此起彼伏的号子,奏成盛夏最铿锵的交响。汗水顺着下巴滴进领口,没人擦,没人停。有人笑称:“咱们流的汗,得按吨算!”从晨曦到夜幕,犄角旮旯的积灰被一寸寸清出,设备重新露出原本的钢灰色,像被擦亮的铠甲,静静等待超低排验收的“检阅”。
夜深了,出铁场依旧通红,高炉像一颗巨大的心脏,为这座钢城输送滚烫的血液。而那一颗颗挂在睫毛、滚在脸颊、砸进尘土的汗珠,正折射出最亮的光——那是钢铁工人写给盛夏、写给岗位、写给滚烫人生的诗行。(刘志成、徐海东、秦锐、李凤、杨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