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炉料优化让成本大降低

2019-05-30 09:19:00     作者:何光钊

  2019年以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炼铁厂牢固树立“高炉的稳定大于一切”的生产观念,从日常抓起,从细节做起,通过合理调整配煤结构、烧结匀矿配比和烧结矿碱度,配加不同种类的球团矿和块矿,实现低成本下的精料方针,保持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通过科学配料、打破常规、系统管理结合市场原料价格变化,动态优化炉料结构配比,以吃精料到经济料,来降低炉料成本费用。 

  炉料调整抠效益 

  今年以来,科学优化混匀料结构成为炼铁厂降低原料成本的最大“亮点”,技术人员根据各类含铁原料的市场价格、资源量以及有害元素含量动态调整混匀料结构。改变过去长期依赖进口矿精粉等高价高品质的配料模式,相应提高性价比高的国内矿配矿资源。紧盯主流矿与非主流矿价差变化,以工艺标准为底线、性价排序为依据、冶金性能为前提等,在保证有害元素综合入炉负荷不超标、不破坏高炉顺行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配料方案。今年以来,主流和非主流进口粉配比稳定在10%左右,国内精矿配比稳定在15%左右。按照“均衡、稳定、经济、高效”的生产组织原则,围绕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和年度产量目标,持续优化高炉炉料结构,追求“经济料”与“精料”的最佳配置。通过大胆创新实践,摸索出适合公司两座高炉高效、低成本的生产管控模式,既保证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又达到了持续降低生铁成本的目的。 

  优化操作强手段 

  根据炉料优化方案,炼铁厂技术团队还深入生产现场,收集汇总调整炉料结构后高炉参数的变化情况,制订高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讨论技术攻关情况,分析、整理、总结炉况异常的案例,并修订完善标准化作业规程,指导2座高炉日常生产,努力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 

  2号高炉在完善自身操作中提升“免疫能力”,消除炉况对炉料结构变化的不适应。针对生矿配比提高后、高炉透气性差、气流不稳定、炉料下降不均匀等问题,科学调整炉顶布料制度,严格控制布料圈数偏差,保证料面规则,煤气流通畅。 

  “炉料优化后造成渣量大,炉温不容易把握,我们通过强化工长操作,优化工艺操作参数,运用炉温趋势管理,做到超前调剂,保持炉温在规定范围内波动,最大限度保证了炉温稳定性。”2号高炉炉长介绍说。 

  管理优化结硕果 

  在炼铁系统管理过程中,炼铁厂不仅着眼于对高炉的单一管理,还放眼于整个铁前流程的系统化管理,确保各个工序、各个岗位全都围绕高炉生产开展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强化系统管理模式,克服内外因素,全力保障高炉稳定。要求高炉管理人员不间断跟踪焦炭冷强度、热强度的取样、制样和检测过程,同时到料场监督焦炭卸车、堆放情况、烧结矿性能测试、烧结杯等数据。要求炉长和生产技术人员每天到现场跟踪烧结、球团、焦炭、块矿的质量和数量,让高炉生产做到提前预知、积极应对。对内本着上道工序对下一道工序负责的态度,进行跟踪检查,调度室通过料管组、调度组对焦化、料场的监督检查,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沟通解决,逐步形成了对烧结、球团、高炉生产的链条管理控制,实现烧结、高炉操作调整的联动性和及时性。为做到“粗粮净吃”,将槽下筛分振筛管理纳入考核体系,防止入炉料过大,给高炉炉况造成影响。同时,不定周期时间抽检查筛分情况,保持筛眼筛料通畅确保净料入炉,同时加强原燃料的上料流程管理和优化,确保高炉仓平衡管理。 

  设备提升创条件 

  生产顺行要建立在设备顺行的基础上。炼铁厂将设备管理纳入到系统化体系,各车间负责各自的设备管理,分片包干负责本区域的设备点检巡检及维护保养,科学制定辅助系统的检修周期,建立各种备品备件寿命周期管理台账,杜绝“超前”更换、超期“服役”,以减少浪费,降低设备事故率。今年以来,炼铁厂两座高炉定修周期延长,高炉设备故障停机率同比降低0.02%,为铁前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的设备基础。同时,在内部出铁管理上下硬功,一方面缩短兑罐时间;另一方面狠抓耐材产品质量,及时联系生产厂家,根据出铁需要调整炮泥配比成分,保证高炉出净渣铁,减少慢风憋风现象,确保高炉出铁时间、出铁量和出铁次数均匀,为高炉稳定顺行创造条件。 

  据悉,一季度,炼铁厂2号高炉燃料同比降低15公斤/吨,煤比同比提升6公斤/吨。 

编辑:实习生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