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轧钢厂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理顺管理思路、规范履职尽责,分解并上调集团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在“提质、提产、降耗、增效”上持续发力,在生产过程组织、产品结构调整、工艺进步、设备提升等方面创新管理举措,逐项、逐环节研究、破解影响效益提升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经济轧钢”“智能轧钢”“品质轧钢”,促使了钢材产量、关键技术指标、加工费、钢材合格率、设备故障率等不断跃升蜕变。
抓深工艺创新不动摇
轧钢厂不断摸索,在线材轧制技术、切分轧制、钢坯定重、热装率提升等方面不断创新,突出“大工艺”引领,加速工艺成果向生产经营的转化,实现提产降本。
一是实施线材轧制技术创新。坚持将工艺技术创新作为产品结构调整、实现高效生产的新动能,对2#高线进行了孔型优化,实现了盘圆、盘螺轧制孔型共用,达到了规格快速切换的效果;为了降低电能消耗,对2#高线轧制工艺布置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了φ12螺纹钢生产时,空过减定径机组,由精轧直接出成品,吨钢节约电能18kWh;二是系统性对四条轧线进行了165断面方坯轧制工艺设计优化,并相继成功实现了φ12螺纹钢五切分、φ16螺纹钢四切分、φ14螺纹钢四切分、φ20螺纹钢三切分、φ25螺纹钢两切分轧制,大幅提高了钢材小时产量;三是针对不同规格的生产工艺,合理设计倍尺长度,以全定尺剪切为目标,科学计算制定各规格钢材对应的最优钢坯定重,实现了成材率、定尺率指标双提升;四是通过切分改造、头接尾轧制及生产组织优化,使单支钢坯轧制周期较前期压缩15秒,同时通过工艺调整,使两条棒线共用相同成分钢坯,大幅度提升热装率,减少氧化烧损0.3-0.5%。攻关以来高棒线热装率稳居75%以上,降低了二次烧损及能源消耗。
抓深降本增效不松劲
一是实施合金优化攻关降本。轧钢厂通过对合金元素、关键点温度、轧制速度和压缩比等各个影响钢材性能因素的探索研究,以及对各规格钢材性能富余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不断摸索钢材性能和合金成分的平衡点,制定了合理的合金成分下调量,使高线钒含量降低0.008%,吨钢合金成本降低约15元;棒线12-22规格钒含量降低0.003%,吨钢成本降低约5.6元,累计创效约200万元。二是通过模拟运行控轧控冷工艺,不断摸索YL82B相变机理来优化生产工艺,使钢材质量进一步提升,成材率较前期提升8%以上,钒合金含量降低0.007%,吨钢降本约134元,年创效约300万元。三是通过对飞剪信号、响应时间与轧制速度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摸索,实现了切损量减少约15%。为降低过程中废,在严格执行料型工艺标准化,刚性换槽,优化轧制张力关系,稳定活套、吐丝机等设备运行的同时,提高备机稳定性和导卫质量,千支中废率由1.5‰降低至1.0‰以内,保证了钢材成材率的稳步提升。四是通过严把入炉钢坯重量、细抓班中工艺检查、严格控制切分轧制线差、对成品孔型加工参数进行优化、做好活套的维修、维护工作,控制好轧制张力关系等,使平均负差较前期提升0.15%-0.4%。
未来,轧钢厂将以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绿色化为导向,大胆自主创新,统筹考虑产线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高线热机轧制降本项目,提升82B及硬线产品质量,实现30MnSi(φ10mm、φ12mm)、焊接钢ER70S-6(φ5.5mm)、拉丝钢Q195(φ6.5mm)和Q235(φ12mm)、MG335锚杆钢及工业圆钢等产品批量化生产,奋力实现“优质线材和优特棒材”的产品转型升级规划,提高产品竞争力,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争创行业领先再献轧钢力量。(张云凤 曹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