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生产经营

需求所在就是服务的终极目标
——攀钢西昌钢钒顾客满意度提高2.8个百分点的背后

2020-12-18 08:29:00

  本报通讯员 廖云环 记者 孟祥林
  “市场是动态的,需求是变化的,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赢得未来。需求所在就是服务的终极目标。”在每个月的市场分析会上,鞍钢集团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昌钢钒)科技质量部都会强调需求与服务的关系。1月~11月份,该公司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牢牢抓住“市场”和“产品”两大核心,顾客满意度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彰显了该公司的硬核实力。
  用实力俘获用户“芳心”
  周期短、效率高、服务优的经营理念及为终端用户提供增值技术服务的方式,使西昌钢钒不断用实力俘获用户“芳心”。
  “没想到贵公司的响应速度这么快,不仅解决了我们下游终端用户的焊接工艺难题,还帮助我们提高了生产效率,真是太感谢了!”11月24日,该公司科技质量部用户服务室主任王敦旭又接到某用户的致谢电话,并表示要追加订单。
  今年4月份,该用户还因更换其他厂家的钢材导致产品性能不合,着急联络西昌钢钒为其赶紧补货。前几天,该用户又打电话求助西昌钢钒,其下游终端用户遇到了焊接工艺难题,西昌钢钒技术服务团队又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了技术指导服务。
  该公司生产的花纹板,从2019年进入重庆三轮车用钢市场后,一直受到用户追捧,占有9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重庆邮亭的一家用户还成为西昌钢钒产品的义务宣传员,重庆市场的很多用户在他们的介绍和带动下认识了西昌钢钒,并乐于订购西昌钢钒产品。
  与用户成为“命运共同体”
  “终端用户深加工的痛点就是我们提供技术增值服务的发力点,也是我们持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关键点。”王敦旭说,他们以此为目标,精准响应市场和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产品为载体输送专有技术,与战略用户深化合作,开展双向攻关,通过对自身产线潜能的再挖掘,促进双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与用户成为“命运共同体”。
  今年初以来,西昌钢钒针对柳州五菱汽车制造工艺、成本、质量等问题,设立了10余个联合攻关项目。为保证项目攻关有序推进,双方共同制订了“2020年合作项目工作计划及跟踪表”。目前,产品扭力梁疲劳性能、焊接接头性能及专用车车身结构性能等瓶颈问题已得到很好解决。
  该公司通过与用户联合攻关,协同双方技术资源,不但推动了双方产品升级、材料优化、成本降低,进一步提高了西昌钢钒服务用户的能力,满足了用户对西昌钢钒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敲开了许多重要用户的大门。今年初以来,西昌钢钒完成了DC03、DC04等多个产品品牌认证,并实现了批量供货。
  “三箭齐发”增强用户黏性
  “你们的产品不但能在门扇上使用,在门框上也完全满足力学性能,而且还能在我们的其他业务上用,我们准备全换成你们的产品。”在今年“质量月”走访中,西昌钢钒在成都的一家门业用户说。
  产品升级,市场是推手,产线是核心,质量是关键。今年初以来,西昌钢钒产品研发、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三箭齐发”,快速提升品种比例。截至目前,西昌钢钒已累计开发新产品27个,为占领市场、增强用户对西昌钢钒产品黏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密切关注终端用户需求动态,加大对终端用户和直供用户的开发力度,与产线实现了深度衔接,高级别车轮钢、大梁钢、管线钢、双相钢等产品得到开发和市场推广。该公司通过X52、X60、X65、X70、X80、X90、X100管线钢的系列化研发,完全具备开拓国内外高端管线钢市场能力;Q345升级为Q355,为满足车辆、船舶、建筑等高端用户大批量需求提供了储备能力。
  关注市场形势,充分辨识用户需求,精准定位目标用户。该公司开展高层营销,定期走访重点用户,及时了解用户诉求,第一时间反馈给生产工序,系统提升产品成本、质量、交付期等管理和服务能力;围绕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余材管理能力提升,实施了一贯制管理制度;按照产品优化调整方向成立新产品研发团队,深度参与用户产品管理,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
  以市场、产线、发展为主线,与研究院一起开展连铸通道线技术创新,满足用户的质量提升需求。该公司结合连铸机设备状况,合理安排品种钢生产;强化生产节奏管控,确保铸机拉速稳步提升,恒速浇铸率≥95%;根据不同钢种全流程时间,做好重点品种电加热、真空工序时间控制,为该公司订单交付率整体提升、产品抢占市场提供了强力支撑。
  《中国冶金报》(2020年12月18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