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方大萍安钢铁安源炼钢厂维修车间天车外围钳工班配件修复区,只见工人们在车床旁忙碌着,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钳工班维修人员正在对一个闲置的制动轮联轴器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将把它安装到天车上使用。
“这小小的改造就像是给闲置的配件施了‘魔法’,让它从‘退休’状态重新上岗。”钳工班班长熊根冰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指着正在加工的改造件说道。
原来,这个制动轮联轴器作为老5#天车的“专属搭档”,在老5#天车“退役”后也暂时没了用武之地。面对这件无明确使用方向的闲置配件,班组人员没有选择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努力寻找让它“复活”的机会。“在生产过程中,每一个配件都是成本,我们要让闲置物资‘活’起来。”熊根冰说。
一场制动轮联轴器改造行动迅速展开。班组人员首先对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体检”与分析,结合厂内其他天车的实际需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他们对制动轮的内孔和键槽进行再加工,成功将其适配,并顺利在27#、8#、11#、10#、32#等多台天车上找到了新“岗位”。
“这不仅让原本闲置的配件重新焕发生机,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熊根冰介绍道。改造后实现了配件的通用化与标准化,减少了因不同型号配件单独存放而占用的仓储空间。更重要的是,由于充分利用了闲置物资,企业无需采购新的制动轮配件,直接节约了配件采购成本3607.08元。
“小小的改造行动,看似不起眼,实际上是降本增效理念深入我们内心的体现”,熊根冰感慨地说,“只要我们秉持创新思维,善于挖掘潜力,就能让闲置物资‘变废为宝’,为企业多省钱、多创效。”
同样实现闲置资源再利用的还有安源炼钢厂维修车间对报废减速机的修复工作。减速机作为天车运行的关键部件,长时间运转后易发生故障,需下线更换。然而在以前,下线的减速机因缺乏配件往往只能报废。为此,该车间员工将同型号的报废减速机进行拆解,将能用的配件重新组装,并搭建试车平台对组装修复的减速机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修复效果良好。单是修复一台100T天车大车减速机,就能节约购置费用1.5万元,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了降本增效。
据统计,仅1-4月份,安源炼钢厂修复的配件数量就达1168件,修旧利废创效超1000万元。
如今,在安源炼钢厂,像这样通过小改小革实现降本增效的案例越来越多。每一个闲置报废设备、备件的“复活”,都是对企业资源的珍惜;每一分钱成本的节约,都是对效益的贡献。正如熊根冰所说:“创新不分大小,只要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就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安源炼钢厂秉持降本增效“一分钱都不嫌少”的理念,在设备维修与配件再利用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从制动轮联轴器的改造到报废减速机的修复,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彰显着员工的智慧与努力。(孙磊 唐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