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是重庆市级和国家级的高技能专家工作室,所属重庆钢铁,成员15名,现有高级技师1名,技师5名,高级工2名,高级工程师3名,工作室成员大多来自生产一线的班组员工,是一个集创新型、技能型为一体的团队组织,还是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技能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智慧炼钢、绿色炼钢的“驱动引擎”。
工作室成员在负责人曾令文的带动下,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转炉炼钢的重点问题,聚焦员工操作技能提升的难点问题,集智众创、集智攻关,今年1月~7月,工作室取得专利等创新成果50项,成果输出量领跑公司各创新工作室。
帮扶结对助人才成长
工作室以提升成员能力素质为抓手,围绕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创新领头雁作用,开展创新结对、帮扶等活动。今年以来,工作室负责人曾令文先后结对帮扶王涛、邓吉祥、王磊等10多名成员,开展9次专利知识、技术秘密开发、岗位创新成果提炼、论文撰写辅导,工作室成员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目标导向解人才难题
工作室实行成员动态淘汰、滚动增补制度,按人头制定和分解创新项目攻关指标,一个季度内未完成一项及以上创新项目,未输出创新成果,则自动淘汰该成员,同时在全厂征集、培养后备创新人才。今年以来,已淘汰2名无作为成员,并从后备人才库中增补2名成员。
问题导向解生产难题
创新工作室动员成员立足岗位、立足生产现场,查找炼钢厂铁水脱硫、转炉、精炼、连铸等工序生产、质量、工艺、设备、安全环保、降本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下沉一线找问题、定方案,把精力放在一线、功夫下到日常,解决现场问题,提炼和总结创新成果。今年以来,工作室累计解决现场问题150多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共建共创共享,创新创造创效。工作室主动向优秀创新工作室学习取经,以“岗位创新、共同成长”为目标,与轧钢厂曾俊伟自动化创新工作室开展共建活动,碰撞出不一样的创新火花,推动双方工作室实现优势互补、开放互融、平台互通、成果互利,不断提升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水平。
结果导向结硕果累累
1月~7月,工作室申请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岗位创新成果12项,其中荣获公司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技术论文5篇;认定员工先进操作法2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接下来,创新工作室将充分发挥集智攻关主战场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打磨专业功底,切实发挥工作室成员创新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创新成果百花齐放,用创新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曾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