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钢集团炼钢区的火热生产现场,负责设备正常运行的新钢集团数智化部炼钢自动化作业区传来捷报:通过对钢一区三座转炉氧枪编码器进行的技术改造,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生产的维护难题,为氧枪的稳定运行扫清障碍,不仅故障率大幅下降70%,而且实现了年节约成本60多万元的佳绩。
氧枪,转炉炼钢的心脏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战士,频繁穿梭于炽热的炉火之中。而编码器,则是这位战士的“眼睛”,精准采集数据,确保氧枪枪位与自动升降控制的准确无误,一旦编码器“失明”,氧枪便可能迷失方向,栽入转炉,引发重大设备事故。
然而,新钢集团厚板事业部钢一区转炉的编码器却长期身处险境,在改进前,它位于氧枪横移小车换枪一侧,空间狭小,抢修时如同在钢丝绳卷筒间的缝隙中“舞蹈”,危险重重,加之这一区域高危频发,维护难度大,隐患难以察觉,编码器故障频发,成为生产中的一块“心病”。
新钢集团数智化部和用户单位迎难而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现场调研,终于找到了破解之道,他们巧妙地将编码器移位至氧枪横移小车平台一侧,远离高危区域,让日常点巡检变得轻松自如,隐患无处遁形。同时,他们还将编码器联轴器的塑料件升级为合金弹簧连接,大大增强了设备的耐用性,损坏率降低了80%以上,每年节约成本达60多万元。
更为巧妙的是,新钢集团数智化部技术人员在现场新增了备用编码器,通过双编码器数据比较实现超差报警,为氧枪运行上了“双保险”。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更为炼钢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万新东 严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