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特殊钢作为高端民用和国防装备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不仅是金属材料产业整体水平与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钢铁强国的显著标志。近年来,我国特殊钢产业在产量规模、品种质量、装备升级、工艺革新、绿色低碳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我国特殊钢产业仍存在亟待突破的关键瓶颈。部分高端特殊钢产品仍依赖进口,核心工艺尚未完全突破,高端产品差异化生产能力有待提升。现由中国钢铁之家联合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家数字钢铁材料加工联盟、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定于9月17-19日在青岛召开“2025年中国特殊钢品种研发与应用发展峰会暨高品质、高性能与成本控制生产技术专题会”。
本次会议将以“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 智绿赋能”为主题,聚焦特殊钢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绿色低碳转型与智能制造升级,汇聚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构建自主可控、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圈,为我国特殊钢产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助力。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 会议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钢铁之家
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国家数字钢铁材料加工联盟
指导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沙钢钢铁研究院
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
协办单位:
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钢铁之家河北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钢铁之家热点资讯、钢铁之家服务平台
02 会议安排
会议时间:2025年9月17-19日
会议地点:山东 • 青岛
参观考察: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03 高品质、高性能与成本控制生产技术专题会
本次专题讲座内容聚焦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高性能特殊钢材料研发与应用、特殊钢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优化等专题开展,深入剖析关键技术和实践经验。同时专题有针对性地邀请了国内主要特钢企业、冶金高校具有深厚专业造诣和丰富实操经验的知名专家和教授进行现场授课。
【一】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蒋海涛副秘书长
中国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
1.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我国不锈钢行业现状及消费预测;
3.我国特钢行业现状;
4.不锈钢及特钢高质量发展方向。
【二】东北大学--陈礼清教授
稀土元素在特殊钢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1.稀土元素及其研究背景;
2.稀土元素对特殊钢性能的改进作用;
3.稀土元素在特殊钢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4.稀土元素应用的制约因素。
【三】中国宝武马钢集团--完颜卫国教授级高工
GCr15轴承钢棒材热轧开裂原因分折及防止措施
1.开裂取样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宏观检验、开裂处的金相分析、竹节状开裂钢坯裂纹位置测量;
2.开裂原因分析与讨论:钢坯加热时的热与相变应力,钢坯原料的残余应力,CCr15钢的高温性能、综合分析;
3.防止开裂措施:制定措施原则、“红送”装炉、降低“冷送”钢坯低温段的加热速度、提高连铸坯原料的质量、GCr15连铸坯分段加热法。
【四】北京科技大学--兰鹏副教授
品种钢连铸均质性缺陷与产品带状组织控制
1.齿轮钢偏析与渗碳淬火变形;
2.轴承钢偏析与带状碳化物;
3.其他品种相关问题。
【五】沙钢钢铁研究院--侯栋教授
特种冶金制备超高纯净特殊钢的发展与实践
1.超高纯净特殊钢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2.三联工艺制备超高纯净钢的技术研发;
3.普通电渣炉的升级改造和品质提升;
4.电渣重熔过程渣钢反应和预熔渣设计;
5.真空自耗过程夹杂物的极限去除;
6.工模具钢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和性能提升。
【六】河北钢铁集团--李立勋教授级高工
连铸机电磁冶金工艺专家系统特钢生产实践
1.铸坯凝固均质化细晶化控制的背景;
2.连铸电磁冶金工艺与装备应用现状;
3.连铸电磁冶金专家系统特钢生产实践;
4.连铸电磁冶金专家系统效果与展望。
【七】首钢集团--陈涛教授级高工
焊接用钢盘条生产关键工艺技术
1.线材优钢产品国内市场概况;
2.焊接用钢盘条的使用技术及发展;
3.焊接用钢盘条生产关键技术;
4.关于产品开发工作的思考。
【八】北京科技大学--刘雅政教授
非调质钢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1.非调质钢棒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2.非调质钢组织结构特征;
3.非调质钢质量控制关键;
4.汽车零件用非调质钢组织性能控制技术。
【九】东北大学--龚伟教授
轴承钢纯净冶炼技术
1.轴承钢的用途、要求及主要质量问题;
2.轴承钢生产与技术国内外现状;
3.非金属夹杂物与钢材疲劳寿命的关系;
4.高品质轴承钢的质量控制技术;
5.轴承钢生产质量稳定性控制。
04 参会对象
1.特殊钢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产品开发科研人员、生产一线技术人员; 2.钢铁研究机构、高校从事特殊钢研究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研究生;3.特殊钢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如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行业采购、技术人员;4.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工作人员;5.对特殊钢行业感兴趣的其他人士
05 论文征集
为了提高会议交流与研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会议质量,现就围绕上述主题征文,欢迎广大钢铁企业、科研、设计、院校等单位的冶金科技工作者踊跃撰写论文投稿并参会交流。与主题相关的优秀论文将被编入会议论文集,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将被邀请为本次会议作为演讲嘉宾出席并奖励600元。
紧扣主题,提交较新的研究成果或进展。每篇字数不少于2000字,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截稿时期至2025年9月10日,有意在大会交流的文章,请在文章标题后加*发送至zggtzj@vip.126.com。本次会议将印刷会刊(论文集)作为会议资料,论文录用与否,原稿均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敬请谅解。
06 会务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