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玉山 通讯员 吕娟 许兵
初夏,阳光灿烂。在斑驳的光影中,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棒材厂中小型车间主任苗增军从火热轧线的远处走来,他身材魁梧,脚步稳健,目光坚定,汗水顺着脸颊淌了下来。这辛勤的汗水,不知不觉流过了25载春秋。
25年来,苗增军先后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参与设计改造产线5条,从事过岗位多达8个,进行大小改造50余项,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莱钢劳动模范、山钢优秀共产党员……
收获
“叮铃铃……叮铃铃……”2009年10月份的一天,一个来自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电话打破了这个普通秋日的宁静。
“请问是苗增军先生吗,您的《一种具有线性调节功能相位调节器》的发明申请,专家一致认为构思与设计比俄罗斯和德国此类专利更加巧妙、简单、实用,建议翻译后报国际专利……”
相位调节器的发明成功,源于一封“打擂函”。
当时,国内电气化高速铁路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故需要大量高强度、高精度、有旋向要求的精轧螺纹钢筋。而相位调节器就是生产螺旋螺纹钢筋的“终极武器”。但当时的莱钢并不具备这项技术。时间紧、任务重,生产不了试样,中标从何谈起?中不了标,前期的努力就会白费,岂不可惜?
2008年8月份,苗增军临危受命,负责研发轧制精轧螺纹钢筋用的相位调节器。
核心技术,靠谁?靠自己!
相位调节器要如何既能方便职工调节操作,又成本低廉……一系列难题摆在了苗增军面前。
夜深了,苗增军还在思考和验证,草稿纸从书桌上铺到了桌子下。无数个数据、关键工艺过程、三维立体模型在他脑海中反复揣摩、拼接、验证,智慧的火花闪烁着,像璀璨的星星融于夜色中。
在接到使命的7天后,苗增军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了——1个直径350毫米、重30.5公斤的相位调节器诞生了。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家说,与俄罗斯或德国的同类产品对比,该相位调节器动平衡好,适应高速旋转,在调节位移上,能实现0~20毫米圆周上任意尺寸的线性调节,精准度更高、更灵活。
京沪高铁项目部的专家啧啧称赞。从此,中国高铁上增加了莱钢制造的各种级别、各种旋向的精轧螺纹钢筋。
“救火”
光阴似箭,2013年4月1日,苗增军被任命为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棒材厂中小型车间主任,再次回到该车间。
据了解,该车间的产线建设于20多年前,是从国外全套引进的“洋设备”,当时是莱钢的一颗明珠,但用了多年,设备老化,故障增多,亟待国产化改造。国产粗轧系统与“洋基因”怎么混搭?严峻的考验摆在他的面前。
苗增军说:“难,也得干,总得有人干。”他像一架高速发动机,脑子飞速旋转。他认为,要以技术为突破口,靠精确设计、精心计算、精准安装来突破一个个难题。
经过35天的努力,“粗轧”终于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每个人面前,制约产线产能提升的一系列问题全部得到解决,而苗增军脸浮肿、嗓子哑,身体也瘦了一圈。
像这样的工作调动,苗增军经历了8次。有人说,他就像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改造的“火情”,他就会扑向哪里。他谦虚地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苗增军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一样,穿梭在各个岗位上。虽然他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但是头脑中却装满了设备改造的经验。
扎根
2003年5月10日,某民营钢铁企业的老板正焦急地等待苗增军的电话,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原来,2002年苗增军作为莱钢外派人才驻外,外派时间1年,由于表现出色,该企业领导想留下苗增军。
“小苗,你再好好考虑考虑,留下来吧!”“我们先给你买上别墅,钱从工资里扣除”“调你对象也来上班”。当他们得知苗增军是孝子,他们又打起了苗增军母亲的主意,“老太太身体不好,我们每年给她检查身体”……
曾经,他的一张设计图纸能卖到10万元。面对高价,他不为所动。他的心在莱钢,怎会不回来?这家民营钢企的老板最终等来的是拒绝的电话。
扎根在莱钢,小苗变成了老苗,苗增军成长为一名复合型人才。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样一句话: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忠诚而已。
《中国冶金报》(2019年05月24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