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年仅16岁的彭恂军轮换到攀钢运输部工作,拿起焊枪,26年不曾放下。26年的焊花之缘,点亮了璀璨年华,更记录了艰辛的成长历程。从一名普通焊工到焊工“大拿”,从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的一“焊”成名到全国大赛的“闪耀登场”,从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到“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模”,一路耕耘,一路奋进。
2009年8月,彭恂军代表攀钢参加四川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一次走出攀钢与全省焊接大师对垒博弈。
“因为是第一次出去比赛,说不紧张是假的,我连睡觉都在想比赛的事情”,他回忆到,一个多月的比赛准备,烧掉的焊条可能重达1吨,脸上因弧光灼伤脱掉了两层皮。
从2009年到2019年,彭恂军参加的大型焊接技术比赛高达20余次,没有哪一次不是全力以赴,手臂上烫伤的疤痕一片连着一片,眼睛干涩发痒泪流不止,双腿久蹲麻木站起身都困难……其中酸甜苦辣远不是他口中讲述的那样平淡。
取得过无数令人羡慕的荣誉,彭恂军没有因为光环而停下奋进的脚步,他也一直心系如何利用焊接技术实现创新创效。
2017年,彭恂军通过对标经验结合现场实际,主导引进的CO2气体保护焊焊修渣罐车斗裂纹技术,将公司渣罐焊修能力提升了120个/年,年创效高达50余万元。
2018年,闲不住的彭恂军又主导引进铸铁电弧冷焊技术、氩弧焊技术,解决铁路运输设备异种钢焊接难题。全力配合实施报废油罐车改铁路运输专用游车攻关,改造6台专用游车等等。仅仅2018年,他和团队成员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210余万元的创效成果。
2019年正在实施的3508卡特柴油机配套改造、6240柴油机油压疑难故障攻关、内燃机车闸瓦托修复推广等项目将为攻克铁路运输装备焊修工艺瓶颈做出新的贡献。
潜心研究,大胆实践,彭恂军常说,我们有这么好的平台,做了这么多的研究,不将他们转化为经济效益,就失去了意义。
“再过几年,可能参加比赛的机会就少了,好多比赛,我们年龄都大了点了,应该培养更年轻的职工出去试一试”。彭恂军希望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更多新人,这是他对工匠精神的简单认识。
2017年,攀钢钒公司焊工实训基地启动建设,攀钢钒焊工协会也即将成立,担任焊工协会会长的彭恂军有了传授技艺的更大舞台。
基地建设时,他肩扛着百多斤的钢板焊接操作工位、四处奔波协调设备配置选型、没日没夜的策划室内展板、编写培训大纲,从头学习办公软件应用,穿梭在实训基地和工作室的彭恂军辛苦并快乐着。
2018年至2019年,彭恂军主导举办近10期专题培训,受训焊工近130人次。他的工作室团队成员陈军这样说,每年这么多人培训,要做到对徒弟的每一次焊接,都手把着焊枪去教,没有几个人能像彭恂军那样。
彭恂军知道,无论身上的光环有多么耀眼,能让自己牵挂和在意的只有焊接事业。只有用自己的勤奋回馈组织的栽培才能稍感心安,只有用自己的技术解决更多棘手的生产难题,才对的起沉甸甸的荣誉和胸前的党徽。他说,这就是他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