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缘起 历练真本领
1996年,刘卫国从陕西冶金学校毕业进入西轧厂,第一个岗位就是轧钢工段的红样工。每天盯着炽热的轧件从眼前飞速而过,既要忍受高温的“考验”,又要火眼金睛及时发现轧件的外观缺陷。错辊、折叠、耳子……这些他初听一团迷雾的词语,短时间后就能一眼看出轧件的缺陷,准确向调整工报出具体数据、提出调整参数。当看到第一根钢顺利轧制成功时,作为轧钢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坚定了他终身奉献轧钢事业的决心。之后他又成为调整工、轧钢班长,从组织生产到班组建设,他一步一个脚印,不懂就问,常常为了解决生产难题几天扎在现场;他还喜欢将所有故障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保留,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工艺和设备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初心不改 一路坚守不言弃
2003年,宝鸡轧钢厂建立窄带钢轧线,他作为骨干力量被抽调过去。面对人手紧、工期急、备件缺,住宿条件艰苦的实际情况,他主动协调解决问题,化压力为动力。没有宿舍只能借宿在附近村民家里;没有办公设备,他们利用废钢自己焊接桌凳,为了确保备件按时回货,他和工友一同去石家庄重力机械厂帮助装配备件;随后又主动放弃休息投身到设备安装调试之中,整整两个月没有休息一天,只一心确保如期试产。在后来的产量攻关竞赛中,他所带领的班组曾创造了连续四天破产量记录的奇迹,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优秀班组长”。多年的劳累,让他的头发却越来越少了,可是他奉献轧钢事业的初心依然如故。
铭记初心 新长征路再出发
2009年他服从公司安排,到西城钢铁学习高速线材轧制技术,随后来到轧钢厂高线作业区,从调整工、轧钢工长、轧钢主任,一直到现在的高线作业长。棒材、板材、线材各种轧制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成为了难题处理专家。他带领轧钢工段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其中生产节奏工艺的攻关,将轧制节奏由原来12秒提高到5秒,小时过钢量由原来的80-85支稳定到现在的95支左右;性能稳定攻关,确保同圈性能和同条性能控制在最佳范围;圆满完成了φ6盘螺及盘圆的开发,为线材又添新品种;同时,认真落实公司降本增效号召,动员全员开展降本增效小技小改,截至目前,轧制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了4.56元/吨钢。
二十三年风雨兼程,他以一心一意的忠诚、一往无前的拼搏、一丝不苟的执着,在轧钢这条路上践行初心与梦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