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低·短
韶钢炼钢厂全面对标三明钢厂,学习三明先进做法,通过提高一次拉碳比例、提高螺纹钢拉速、缩短冶炼周期、提高连铸机作业率等措施,炼钢冶炼速度更“快”了,出钢温度更“低”了,浇铸周期更“短”了。
为降低出钢温度,炼钢厂成立了攻关小组,制定阶段性目标,每月动态推进,并将降低出钢温度作为各班组长“班班读”的主要项目之一,班中及时分析未完成原因和制定有效措施,同时将降低普钢转炉过氩站平均出钢温度指标纳入炉长研修指标,将指标较好班组的成熟经验进行总结并推广到较差班组,通过班组对标找茬和传、帮、带,提高各班组操作水平。另外,通过推进钢包加盖、合金烘烤、扩大出钢口、试验新工艺氧枪、提高渣钢使用量、减少转炉冶炼喷溅、开展生产劳动竞赛等措施,冶炼周期几秒几十秒地降低,出钢温度对比去年降低15度以上,达到第二阶段攻关目标,建立了两座炉班产30炉的平台,单炉班产13炉成为常态。
为缩短过程时间,减少成本浪费,炼钢厂组织各管理室负责人、各作业长开展“减少十个浪费”专题研修,找出各自存在浪费地方,推进专项改善。同时,研究从铁包加废钢、3号转炉、3号连铸机等方面进行优化改善,实现最高效、温度损失最小、成本最低的运作模式,对3号连铸机开展提速试验,实现3号连铸机从未实现的转炉、铸机产能匹配,为3号连铸机产能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3号连铸机正通过保障设备状态、提高钢包加盖率等有效措施提升拉速,每炉钢可缩短2-3分钟,每班可多生产近一炉钢。
升·降
炼钢厂准备作业区负责冶炼到连铸机的衔接,是过程管控时间的把关人。根据国家安全管理要求,钢包热修场地进行了安全搬迁,准备作业区一方面面临搬迁后热修钢包周转时间增加,另一方面又面临钢包周转率需提升和过程时间缩短的要求。一升一降,成了准备作业区的一道难题。
面对困难,准备作业区与钢包总包单位一起,在现场不断研究,探讨方案,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缩短钢包热修周转时间。通过场地优化和操作人员技能完善,现在每个钢包热修时间对比刚搬迁时缩短近5分钟,钢包周转率得到提升,8号连铸机钢包周转率对比去年提升0.8%左右;3号连铸机试验3个钢包运作,一工序钢包可少投入一个。钢包温降少了,出钢温度更低了,钢包周转更快了,效益显著。
在做好提升钢包周转率的同时,准备作业区用速度向温度要效益。为减少钢包温降,充分利用钢包加盖的项目,通过持续不断改善做法,完善项目,8号连铸机钢包加盖率达到95%以上,一工序钢包加盖项目进行消缺完善,加盖率逐月上升,3号连铸机钢包加盖率目前已达到90%以上,且正稳步提升中。另外,为提高铸坯红送率,通过建立排坯用车计划协调群等低位沟通和提前研究预判,提前计划用车,提高用车准时率,进而保证铸坯红送率。目前,8号连铸机排坯用车准时率提升20%以上。
快·降
降铁钢比是炼钢厂今年重中之重工作。炼钢厂通过快速度,为降低铁钢比打基础,助力钢产量提升。
根据公司提出的有效益铁钢比目标,炼钢厂通过向“快”要“温度”,减少升温剂使用且不经过LF炉提温,将铁钢比降至更低。10月,炼钢厂综合铁钢比849kg/t,取得新突破。在工序间,有一块显示屏,里面显示实时动态信息,这些实时动态信息,可保证各工序准时化生产,并减少了过程信息传递问题。另外,通过扩大转炉炉口,大块废钢卡炉口少了,浪费时间少了;通过使用中云石代替轻烧,不但成本低了4元以上,而且转炉溅渣可减少补炉底时间,每月可多炼30炉左右的钢水;通过扩大出钢口,可节约几十秒,进而减少温降;将螺纹钢筋切头上料仓,回收率达到90%以上,每月消耗3000吨以上,不但可降低铁钢比,且降本效果显著。
(陈立新 黄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