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冷光亚
“从车间主任到技术人员,从班组长到岗位工,广大干部职工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增强工作主动性,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深挖提质根源,广聚增效措施。经过汇总整理,首钢水钢维检中心2022年的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进项目达78项。”该中心行政负责人说道。
今年初以来,该中心聚焦“质”和“效”的提升,本着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分类施策、重在实干、结果导向的原则,以制订实施小改小革专项奖励制度为抓手,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鼓励职工充分发挥自主性、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集全员之智、举全员之力推进现场管理基础工作,不断破解设备检修维护中的难题。
全面夯实 基础工作有了新提升
“洗涤重浮油泵入口管的优化改进,有效解决了泵出现故障和检修作业时没有备机的问题,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避免了风险。”水钢焦检车间技术员谭峰在面对笔者提问时,自信地说道。在铁焦事业部化产作业区,洗涤重浮油两台泵不间断随时切换运行将重浮油打到冷凝液槽,由于两台泵在建造之初未设置备机,其中一台出现故障需检修油泵时,在没有备机的情况下检修时间长,富液槽将面临冒槽的风险,给环境污染造成隐患,给检修带来困难。为此,焦检车间现场对两台泵的出入管道进行分析,在重油泵与浮油泵入口管道上新增设一交通管,交通管增设阀门,实现了重油泵和浮油泵相互倒用,即浮油泵可作为重油泵的备机、重油泵也可作为浮油泵的备机。当一台泵出现故障需检修时可直接倒到另一台泵运转,不仅为检修节省时间,也不影响生产,还解决了泵出现故障和检修作业时没有备机的难题,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避免冒槽的风险,节省了增设两台备机的成本费用和检修施工费用。
持续增稳 经济质量取得新成效
“我认为液压扳手应该自动化,这样方便进行操作。”近日,在水钢材检车间一高线电工班,职工们围坐在一起,探讨设备改进过程中可以优化的事项。原来,一高精轧机液压扳手的作用是拆卸和装配精轧机辊环,靠人工来拆、装,如遇更换机架的辊环较多,人力又不足,则耽误的时间较长,影响轧线的机时产量。
为此,电工班职工通过深入分析和梳理,制订相关改进方案,绘制原理图,想将只有“手动”操作的液压扳手改为“手动、自动”两用。大家利用废旧控制柜,安装电气元件及配线,增加1套300PLC进行“手动、自动”控制切换。将液压扳手卡住辊环后,根据设定的时间和压力调节,可自动拆、装,改后使用效果良好。根据每班正常拆、装辊的时间统计,每班可节约5分钟,每天节约15分钟,每年节约75小时,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机时产量,每年可间接创效30余万元。
硕果累累 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
水钢6号脱硫真空泵皮带由于所处现场蒸汽多,环境恶劣,变频器经常烧毁,今年初以来,已经有2台变频器被烧毁,造成无备件更换的问题,经与铁焦事业部协商后,铁电车间自动化工匠场决定对真空皮带变频器进行改造。
为了解决现场变频器频繁烧毁与备件组织问题,通过对现场实地考察后,5月26日,工匠场领衔人付雷联合成员付习海、严万祥,决定把原厂家安装的施耐德变频器改型成ABB变频器;为了解决蒸汽对现场电气设备腐蚀的问题,组织维护人员把安装在现场的变频器柜移动到另外一层无蒸汽的位置,延长电气设备使用寿命,经过对老变频器的参数与新变频器的参数比对,绘制图纸。通过程序的比对,做到不同型号的变频器对换,做到前后功能一致,解决了备件组织问题,同时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6号脱硫真空泵区的正常生产。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以上工作只是水钢维检中心深入推进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进工作中的一部分。今年初以来,该中心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发扬“维检”精神,把提质增效的落脚点放在做实做细基础管理工作上,强力推进现场管理基础工作,不断化解设备检修维护中的难题,深挖降本增效潜力,既抱“西瓜”又捡“芝麻”,上下一心全力应对疫情和市场冲击,打好公司的生存保卫战。
《中国冶金报》(2022年07月12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