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世宇 孙政依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干劲。首钢通钢公司各单位以降本增效为重点,集思广益,开启“头脑风暴”,充分调动职工立足本岗降成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的热情与活力,降本“金点子”在生产岗位上层出不穷,为打赢生存攻坚战助力。
自制巡线车减负又提效
首钢通钢板石铁运处共有两条铁路运输线,全长38公里。以往,铁路巡线岗位职工要背负扳手、检查锤等重达几十斤的工具包,沿着铁路开展巡线、维检作业。人工巡检线路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为制约生产的一大难题。为此,这个问题被摆在了铁运处讨论的桌面上。
1月初,铁运处维检作业区开启“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反复研讨,最后决定制作一辆电动线路巡道车。课题确立后,他们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图纸设计到动力驱动多次实验论证,保障了车辆制动的安全性。通过全体职工半个月的共同努力,一辆车身长1.9米、宽1.1米、高1.7米、重量0.25吨的全封闭电动线路巡道车制作完成。自制的电动线路巡道车通过上道运行调试,效果良好,不仅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制的电动线路巡道车受到养路工一致好评。
国产化替代解燃眉之急
近期,通钢炼钢事业部维检作业区仪表技术员邱才文在现场点检时发现,热轧板带线轧机交叉头润滑油流量计出现不灵敏的现象,需要更换。而该流量计为进口产品,备件费用高、采购周期长,备件经常由于供应不及时而影响生产。
为了尽快更换该流量计,邱才文脑海中闪现了国产化替代的想法。说干就干,邱才文对该类型的流量计进行统计分析,该类型在线的流量计50余台,由于原厂配备,均为进口件,每个流量计的使用周期约2年,每个成本约1.5万元;而国内类似的流量计使用周期也接近2年,但采购成本仅需0.5万元。为了能匹配设备使用需求,邱才文上网查询、现场测绘、与兄弟单位沟通国产化替代经验、与供应商协调产品质量需求,在设备管理室的配合下,终于完成国产化改造,国产化的轧机交叉头润滑油流量计上线使用正常,完全满足设备运行要求。目前,国产化的轧机交叉头润滑油流量计已经更换3台,节约备件费用约3万元。
自制新工具提高周转率
近日,首钢通钢运输公司检修作业区经过两个月的检修现场测试和数据收集,自行设计的“90度变向定滑轮”定型安装工具投入使用。该工具不仅提高了鱼雷罐的检修效率,也大幅度降低了机车的燃油消耗。该作业区承接着铁运钢坯车、自备车以及320吨鱼雷罐车的检修工作,在检修过程中,需要车辆反复对位。机车申请、调车计划、信号准备、线路开通……快则20分钟,慢则1个小时,不仅制约检修效率提高、也增加了生产能耗。为此,该作业区发动职工开展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车辆检修班班长王玉刚从电视里看到天车和定滑轮配合搬运设备得到启发,提出自制工具“90度变向定滑轮”的建议。经该作业区职工共同努力,该工具制作完成投入使用,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也将鱼雷罐车辆的检修厂停时间缩短到原来的70%,极大提高了车辆运行周转率。
像这样的降本小故事在各单位不断上演,新年要有新干劲,通钢广大职工积极改造、降本增效的热情被点燃,“头脑风暴”迸发出更多的降本“金点子”,凝聚了全员为生存而战的合力。
《中国冶金报》(2023年01月1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