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为帆 以实践为桨
在岗位创新的浪潮中不断探索
他们,严谨求实、追求卓越
他们,专注实践、稳扎稳打
他们就是重庆钢铁公司的"创新之星"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创新故事
汲取榜样的力量
轧 钢 厂 袁 伟 电气设备高级主任师
热卷加热炉二级定时出钢逻辑设计缺陷,导致加热炉极致出钢节奏偏慢,影响产线整体生产效率。袁伟负责牵头优化加热炉二级定时出钢控制逻辑程序。通过对出钢机动作时间拆分、优化定时出钢倒计时计算逻辑和炉后辊道板坯跟踪逻辑等,有效改善出钢节奏,平均每年可减少轧钢间歇停轧等待时间超98小时,创效超224万元/年。
能源环保部 代 力 空压巡操主要操维
针对重庆钢铁公司空压系统无法远控、控制离散化、远程集控成本高昂等困难,代力牵头自主实施改进方案,以阿特拉斯机组为突破点,建立远控机组控制模型,自主完成控制电缆铺设、接线及系统集成。成功实现8台空压机远程控制,月压力波动超标小时较改造前降低144小时,同比日均压空电单耗较改造前降低116kWh/104m³,可降本超221万元/年。
设备管理部 李长圣 液压润滑技术管理主任工程师
针对高炉泥炮泥缸损耗难题,李长圣创新采用“激光熔覆+螺旋焊接”复合技术,先通过高能激光熔覆高铬合金粉末形成耐磨层,使耐磨性提升2-3倍,再以螺旋焊接工艺恢复缸筒内径尺寸,他牵头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及修复价格标准,涵盖修复前超声探伤检测、过程中工艺参数监控、修复后多维度性能测试,确保修复泥缸使用寿命超1年。该成果年节约成本超17万元,推动泥缸从“一次性报废”向“高效修复再利用”转变,为同类设备维护提供可复制的降本增效方案。
炼铁事业部 张红艳 生产设备维修起重工
针对净化区域粉尘加湿机叶片磨损严重、材料频繁更换等问题,张红艳研究并寻找更合适做加湿机的叶片及工艺操作方法。创造性提出了叶片更换,在带领团队调质和淬火后,硬度明显提升,大大提高了叶片的耐磨性能。在操作上实施每次卸完灰后及时进行板结清除。应用后,加湿机叶片年更换周期由4次降低到1次,此项创新不仅有效保障生产连续性,更降低人工成本及材料费用,可节约材料及工时费用超3.5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