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钢铁全力冲刺“吨钢降本增效170元”目标的关键时期,重庆钢铁炼钢厂公辅车间机械设备点检员张强秉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深耕水处理设备维护一线,他以设备抢修、技术创新、修旧利废为战场,深挖内潜,破解设备顽疾,用坚守与智慧践行着降本增效的责任担当。今天,让我们走进炼钢厂,一起听听张强的降本故事~~
以智破局:创新间隙堵漏法保产增效-创造出每40分钟就有50分钟的宝贵堵漏作业时间
浊环水回水总管突发爆裂
应急堵漏的 “治水兵法”
今年3月,炼钢厂浊环水回水总管突发爆裂,漏水严重导致铸机供水量不足,更棘手的是,漏点壁厚不足1mm,常规带压堵漏无法实施。
为保障铸机连续浇注,张强临危创新,提出“利用旋流池水位差实施间隙堵漏”方案:通过降低旋流池水位,同时开启冷水池补水总管保障生产供水,并关闭浊环水回水管道。这一系列操作巧妙创造出每40分钟就有50分钟的宝贵堵漏作业时间。在事故应急状态下,这套独创的“间隙堵漏法”成功遏制了事态扩大,开创了水处理领域快速处置此类故障的先河,避免了连铸机停产、高炉休风等重大损失,更以“时间、成本、效益”的三重突破,为钢铁行业应急处置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微创妙手:5小时“巧堵漏”节支1.3万
单次维修直接节约费用约1.3万元
面对管焊缝锈蚀漏水难题
微创维修的“血管缝合”
面对浊环热水池回冷水池水管焊缝锈蚀漏水的难题,在无法全停处理的困境下,张强再次展现智慧。他设计出“螺栓压板封堵+套管焊接加固”的微创式解决方案,如同给血管缝合裂口,5 小时完成 “止血”。
相比常规更换管道的做法,此方案省去了大量材料与人工成本,单次维修直接节约费用约1.3万元,为设备维修降本增效开辟了新路径。
匠心“再生”:利废降本2.8万元
累计节约备件维修费用约2.8万元
面对设备维修经费紧张问题
废件重生的 “器官移植”
张强的攻坚不仅限于应急抢险,他还带领团队在设备维修上大胆创新。当化学除油器搅拌机离心泵面临报废,面对设备维修经费紧张、新品备件短缺的情况,张强带领团队上演“设备器官移植”。
通过收集故障信息、深入研究设备图纸、精确比对参数,制定出“旧机拆解测绘+零件定制替换+制作拉马工具”等多重综合性修复方案。最终5台减速机、3台搅拌机离心泵、3台上安全水塔泵重获新生,累计节约备件维修费用约2.8万元。如今车间“废件仓库”变身为“再生资源库”,张强的“利废密码”正带动全员参与设备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