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关键在行动。重庆钢铁炼钢厂准备车间始终立足一线、主动作为,紧盯生产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以巧思妙想突破设备长期运行的瓶颈,推动成本显著下降、运行效率稳步提升,用扎实的业绩展现了基层创新的强大力量。今天,就一起走进准备车间,走进他们的创效攻坚故事。
巧思破难题,降本见实效
过去,炼钢厂2号、3号脱硫捞渣机使用的防火套,一直存在隔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粉化,导致备件消耗频繁。由于防火套隔热能力不足,高温环境下冷却水管和液压油管时常发生漏水、漏油现象,需频繁进行更换,不仅影响设备稳定运行,也增加了整体维护成本,此前,防火套及相关水管、油管每月更换费用近5000元。
“运行成本太高了,必须改!”准备车间维检班徐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第一时间联系车间技术人员组建攻关小组,通过连续反复观察测量,结合查阅资料和自身经验,最终提出采用“20mm钢板+防火棉”复合结构作为新型防火设施的改进方案。该结构投入使用后,设备隔热性能显著增强,水管与油管得到有效保护,使用寿命大幅延长,原先每月需更换的防火套也被彻底替代。经测算,此项改造每年可节约成本5.8万元,真正做到了降本增效、持续优化。

“组合拳”精准改造,联轴器焕发新生
炼钢厂1号、2号、3号脱硫搅拌主轴的输入输出联轴器,长期面临连接螺栓频繁松动甚至断裂的问题,导致联轴器外壳破裂或内部磨损超标。设备使用周期因此大幅缩短,维护人员每天必须对螺栓进行紧固,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也影响了设备的整体运行稳定性,制约了脱硫工序的高效连续生产。
围绕“如何延长联轴器使用寿命,减少日常紧固作业,降低人力消耗”这一现实课题,维检班徐彬再次迎难而上、主动思考。他扎根现场,实地跟踪设备运行状况,组织对现有联轴器进行测绘和多轮论证,最终形成一套综合改造方案:一方面对联轴器结构进行改型优化,增强其整体承载与抗疲劳能力;另一方面,将连接螺栓规格由M12升级为M16,显著提升了抗扭力矩与紧固抗拉力,从根源上增强了连接可靠性。通过这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改造,脱硫搅拌主轴高低速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实现质的飞跃——从原来仅能使用1年延长至3年。经实际测算,此项改造每年可节约成本约1.68万元,不仅大幅减轻了员工的日常维护强度,更有效保障了脱硫设备的稳定运行,为生产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卢娟、邓成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