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据资讯>钢市分析

焦炭价格上涨 行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尚可

2021-08-25 08:35:00

  本报记者 包斯文
  近段时间,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钢铁企业限产、减产,焦炭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屡创新高,焦化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善。相关负责人表示,焦化企业高质量发展还需继续发力,以高质量实现高价格、高效益。
  三因素促使焦炭价格上涨
  7月初以来,焦炭市场价格逐渐回升。7月首个交易周,山西临汾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2690元/吨,较6月底上涨120元/吨;山东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为2700元/吨~2740元/吨,小幅上涨。8月2日~6日,焦企受环保、原料煤价高企等因素影响,主动或被动限产,焦炭供应趋紧,导致焦炭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河北石家庄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258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120元/吨。8月中旬,焦炭市场价格实现第3轮、第4轮提涨。截至8月18日,华东地区焦炭价格共实现4轮上涨。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监测,7月末,冶金焦价格同比上涨44.77%;而8月13日,焦炭价格为2848元/吨,环比上涨10.64%。
  7月~8月份,各地钢铁企业加大限产、减产力度,粗钢产量持续下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8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量为204.39万吨,同比下降4.4%,连续两旬下降,钢企对焦炭的需求强度明显减弱;铁矿石等钢铁原料价格也连续下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焦炭市场价格却逆势而上,其上涨的动因何在?
  一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焦化行业限产、减产。6月底、7月初,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区多数煤、焦生产企业焖炉、限产,限产比例在30%~50%。山西个别地区发布《大气污染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部分焦企结焦时间延长至28小时~36小时,焦企限产15%~30%;山东部分地区检查频繁,焦企限产,供应受到影响;河北等地部分焦企受环保检查以及限电等因素影响,有的限产20%~30%。
  二是炼焦煤价格大涨,使得焦炭生产成本上升。7月份以来,焦煤供应紧张局面加剧,供应缺口增加,价格大幅攀升。一方面,焦煤煤矿受安全生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生产增量有限;另一方面,炼焦煤进口量下降,2021年上半年,我国炼焦煤进口量同比减少1584万吨,预计下半年仍将同比减少500万吨左右。由此导致国内炼焦煤市场供应紧张,致使7月份炼焦煤价格加速上涨。安泽低硫主焦煤(S05G85)承兑含税报价曾一度达到3150元/吨左右,突破历史新高。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8月13日,炼焦煤价格为2635元/吨,环比上涨11.89%。由于焦煤价格持续上涨,焦企成本压力不断增大,一些焦企不仅效益收缩,甚至亏损。为了缓解成本压力,无奈之下,焦企连续几轮提涨焦炭价格。
  三是焦炭贸易状况的变化,对国内焦炭市场产生影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焦炭5.56万吨,同比下降74.70%,环比降低41.77%;进口焦炭平均价格为259.47美元/吨,同比上涨19.0%,环比上涨29.83%。1月~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焦炭86.51万吨,同比增长16.0%;进口焦炭平均价格为304.48美元/吨,同比上涨30.61%。可见,今年焦炭进口价格涨幅不小。
  6月份,我国出口焦炭69.55万吨,同比增长124.57%;焦炭出口平均价格为321.93美元/吨,同比上涨52.26%。1月~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焦炭341.93万吨,同比增长94.48%;出口平均价格为329.42美元/吨,同比上涨48.14%。从焦炭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焦炭仍以出口占主导,这亦使国内市场焦炭供给不足。
  焦炭后市将如何
  时下,一些地区焦炭市场价格第4轮提涨已成定局。那么,焦炭市场价格上涨势头能否持续?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焦炭市场价格或将稳中趋涨,但需要关注以下因素:
  一是炼焦煤供给偏紧、价格高企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据业内人士分析,下半年国内炼焦煤供给紧张的状况依然存在。由于一些地区出现疫情反复的情况,加之安全生产以及环保限产因素,焦煤产量较难增长,下半年国内焦精煤产量或将下降220万吨。同时,下半年炼焦煤进口量将减少500万吨左右。8月6日,业内监测的样本焦煤总库存为2017万吨,较7月初下降166万吨。当前库存已低于近几年同期水平,焦煤供应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炼焦煤价格易涨难跌,焦化企业的焦炭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刚性的成本支撑,促使焦化企业挺价意愿增强,因此后期焦炭市场价格恐难下跌,或将稳中趋涨。
  二是下半年钢企限产、减产力度加大,焦炭需求强度减弱。进入下半年,各地钢铁企业都在积极主动控产能、减产量。目前钢铁行业压减粗钢产量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如唐山发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实施方案(意见稿)》,要求2021年全市粗钢产量同比压减1237万吨。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8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为204.39万吨,旬环比下降2.97%,同比下降4.4%。业内人士预测,8月份,全国粗钢日产量可能下降到270万吨左右。钢铁产量下降,必然导致钢厂焦炭消耗量下降,因此钢厂压价意愿增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后期焦炭市场价格持续攀升的势头。
  三是焦化企业由于环保限产,产量增加难度加大,焦、钢供给强度双双减弱。与钢铁企业相似,焦化企业同样面临环保限产、减产的问题。7月中旬,临汾市百日攻坚方案要求4家焦化企业在管控期间内限产15%~35%,焦企已开始陆续执行,总涉及产能480万吨。其实,6月份焦炭产量已呈现下降态势。6月份,焦炭产量为3891万吨,同比下降3.2%,其中,钢铁联合焦化企业焦炭产量为922万吨,同比增长6.6%;其他焦化企业焦炭产量为2969万吨,同比下降5.9%。因此,焦炭市场供给难以增加。
  稳市稳价 焦企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为维护焦炭市场平稳运行,确保焦炭价格稳定在合理、正常区间,焦化行业必须走高质量、集约化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焦化企业集中度依然较低,焦化行业焦炭总产能为6.1亿吨,而这些产能分布在500家左右的企业中。同时,焦化行业4.3米及以下焦炉产能超过40%,维持市场稳定性和可控性的能力不强,在市场总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容易陷入“打价格战”的同质化、无序化竞争状态。因此,焦化行业提高集中度,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势在必行,不少焦化企业已经开始发力:
  有的焦化企业积极推动行业资产整合、产品结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集约化发展;有的焦化企业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开辟发展新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的焦化企业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聚焦核心主业,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和革新升级,围绕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的目标开展科研攻关,优化延伸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深加工产业链,实现产品多元化、分质化发展的目标,提升产品价值。
  更多的焦化企业,以现有生产工艺设施全流程系统优化、完善和提升为落脚点,补齐全系统生产要素运行短板,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他们在不断开辟降低焦炭生产成本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入开展低成本配煤技术研究,建立煤岩技术与传统配煤相结合的科学配煤技术体系;开展弱黏煤改质、褐煤无黏结剂型煤块配煤炼焦、高反应性高钙焦炭在高炉中的应用等技术研究;开展降低干熄焦炉烧损率、延长设备及材料使用寿命等技术研究;开发焦炭制造流程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推广自动化、信息化管控技术在焦化行业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现代化手段,全面优化配置焦化行业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形成交易规范、公平公正、运行高效的新业态。
  记者认为,焦化行业企业发力高质量、集约化发展,要维护焦炭市场价格稳定,加强对市场的动态预测分析,注重研究炼焦煤和焦化市场变化,提升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科学定价机制和行业内企业之间、与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行业自律,避免行业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开发高端碳纤维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为突破口,抢占材料前沿制高点;有效改善运营质量,推进“两金”(应收款和存货占用资金)清欠,多渠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注重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降本增效能力。同时,焦化企业要坚持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导向,实现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从自我发展向互利共赢发展的转变。
  《中国冶金报》(2021年8月25日 05版五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