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林海
“未来,我国中厚板行业将呈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特征,需求结构将向清洁能源和高端制造倾斜,技术创新与低碳转型将成为中厚板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前,上海钢联板带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王晶晶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围绕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厚板行业运行情况及下半年走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上半年中厚板均价同比下跌8.5%
王晶晶首先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厚板市场运行情况,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中厚板价格震荡运行。今年上半年,国内中厚板Q235B平均价格为3530元/吨,较今年初下跌129元/吨,跌幅为3.58%,与去年上半年均价相比下跌8.5%。今年前5个月,国内中厚板价格高位震荡运行,6月份开始缓慢小幅下跌。
王晶晶表示,近3年来,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基建托底势头有所减弱,板材消费对冲了部分建筑钢材消费,但难挡钢材消费整体走弱的现实,因此钢材价格上涨受到抑制。
二是品种板和普板价差分化明显。近年来,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耐磨板需求有所增多,品种板和普板价差进一步分化。同时,中厚板与热轧卷板、螺纹钢的价差也不断拉大。今年上半年,国内中厚板与螺纹钢的价差从110元/吨扩大到300元/吨以上,最高达到340元/吨。
三是中厚板产量创新高,产能利用率超90%。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厚板产量达到484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24万吨,增幅为4.86%。
四是中厚板出口呈现“量增价跌”特征。今年第1季度,我国中板出口量同比增长8.37%,厚板出口量同比增长21.59%,特厚板出口量同比增长5.68%,“抢出口”现象明显。“在今年3月、4月份国际高关税的环境下,我国中厚板出口量仍处于历史偏高位置,主要还是受‘以价换量’策略的驱动,这也是钢材价格上涨高度受限的原因之一。”王晶晶认为。
中厚板市场供强需弱格局难改
王晶晶预计,进入下半年,我国中厚板市场基本面或将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有120万吨中厚板新产能将在下半年释放。据统计,我国中厚板产能占比位居前三的区域依次是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分别达到37.22%、26.98%、16.73%,三大区域的中厚板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0.93%。王晶晶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中厚板新投产产能累计达到400万吨,预计下半年还有120万吨新产能投产,今年全年中厚板产量将达到9560万吨。
王晶晶预计,今年我国造船板、管线钢板、风电板产量同比将增长5%~15%,桥梁板、家电板、电工钢板产量同比将增长2%~5%,锅炉容器板、集装箱板产量或有所下滑。
二是宽厚板及热处理产能不断提升。截至去年末,我国5000毫米以上轧机年产能达到1680万吨,覆盖船舶、能源、国防等关键领域,占我国中厚板总产能的15%。从分布情况来看,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占主导,全年宽厚板产能有望突破2000万吨。“近年来,宽厚板轧线投产不断增多,且主要生产资源集中在品种钢,未来配套的热处理产线投产预计较多,热处理钢板供给将进一步增多。”他预计。
三是钢结构需求或不及预期,机械行业对高价原料接受度较低。当前,房地产相关项目复苏乏力,占钢结构需求比重较大的厂房建设增速放缓,原料日耗环比下滑1.56%。钢结构企业心态谨慎,生产饱和度一般。机械方面,数据显示,样本企业原料库存环比下滑5.98%,整体库存大幅下降,原料可用天数下滑3.09%,但对高价原料的接受度较低,销售端面临价格博弈。
四是油气管网干线建设有望提速,管线钢需求或增多。今年我国计划新建管道超2000公里,对钢材强度和韧性要求极高。“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新建管道2万公里以上,这意味着今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将显著增加。“从长远角度来看,到2035年,我国油气管网规模将达到24万公里。”王晶晶预计,今年我国管线钢板产量将增长10%左右。
五是政策驱动与需求双重利好影响下,船舶行业景气度高。全球造船业主要集中在亚洲,中、韩、日三国合计占据全球90%以上的造船市场份额,且我国船舶行业已连续15年蝉联全球第一。国际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前期签署“振兴造船业”行政令,短期内或冲击国内订单,长期来看技术竞争或促使我国企业加快创新步伐。“今年我国船舶行业将在政策红利、市场需求和技术升级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也将面对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和产能结构性矛盾。”王晶晶说道。
六是下半年中厚板现货价格走势或先抑后扬。“进入下半年,国内中厚板现货价格在第3季度或震荡小幅下跌,在第4季度中后期有望反弹,预计下半年中厚板现货平均价格在3200元/吨~3500元/吨。”王晶晶认为,“随着第3季度钢材消费走弱,生产成本下移带动现货价格回落,中厚板利润较上半年将进一步收缩。”
中厚板产品加快向高端化发展
“中厚板生产企业要加速工艺升级,布局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应对长期国际贸易摩擦。”王晶晶认为,未来,我国中厚板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一是产能、产量稳步增长。王晶晶预计,今年我国中厚板产能有望达到1.3亿吨,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或在90%以上,显示出中厚板行业整体运行效率较高。“未来3年中厚板行业仍有新增产能,但增速将放缓。从分布区域来看,这些新增产能将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等传统钢铁生产区域。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将通过技术改造和产线优化提升中高端产品比例。”他说道。
二是技术升级推动产品高端化发展。王晶晶预计,未来,中厚板产品将加快向高端化发展,中厚板生产企业将积极开发高强度耐磨钢板、耐腐蚀合金钢板等高端产品,以满足高端制造业需求。在此背景下,产业升级成为关键,中厚板生产企业将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三是需求变化驱动市场发展。从能源方面来看,“双碳”目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中厚板作为关键材料,其需求将持续增长。从机械用钢方面来看,目前国内已形成低合金高强度调质钢、超高强度调质钢、耐磨钢板等系列产品,大部分实现了进口替代。从船舶行业来看,国际航运绿色化发展叠加新船订单增多,对高强耐腐蚀船板的需求也有所增多。从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来看,工程机械、重型装备轻量化发展将推动高强度中厚板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四是碳税差异影响中厚板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当前,我国中厚板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较为严峻。国际方面,美国对中国钢铁制品实施多重关税政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我国钢材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国内方面,随着中厚板产能释放增多,中厚板行业“内卷”问题或加重。此外,各国碳税差异导致成本不均,出口企业需应对复杂合规要求,压力进一步加大。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01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