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新
今年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了一些趋势性因素,对基本面造成较大影响。这些因素既是今年上半年钢材市场基本面的重要影响因子,又是下半年市场行情走势的关键变量,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供需两端向好运行。最新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49.7%,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其中,生产指数为51%,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2%,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这两个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显示出我国制造业供需两端向好运行,制造业用钢需求也呈现谷底回升态势。
今年初以来的制造业呈现淡季不淡特征,是一系列增量政策发力显效的结果。进入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将是在“稳外”的同时,以更大力度“强内”,包括增发专项债、继续推动“两新”“两重”、开展城市更新等。随着更多政策“组合拳”落地,后期制造业供需两端有望保持稳中有增的局面,从而带动更多制造业用钢需求释放。
二是美联储降息预期普遍乐观。一段时间以来,因美国高关税政策产生的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强和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美联储在利率政策方面按兵不动,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会改变。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开表示,绝大多数美联储委员预计今年晚些时候会降息。当前,国际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普遍乐观,主流观点认为美联储将于今年9月份重启降息;高盛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下半年降息3次,每次降息25个基点;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将在2026年降息7次。
如果美联储重启降息,结合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央行降息落地,势必使得全球货币供应趋向宽松,有利于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从而改善我国钢材出口环境。美联储持续降息也将带动我国央行采取一定应对措施,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充裕的流动性保障,从而带动更多国内钢材需求释放。
三是美元汇率贬值趋向明显。今年上半年,美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贬值。7月1日,美元指数跌至96.50点下方,达到2022年2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上一次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贬值还是在1973年。而美国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因其大规模减税与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等,增加了市场对美元前景的担忧。有观点认为,该法案将在未来10年导致3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需要通过更多融资和借款来完成。叠加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元汇率进一步贬值的压力将有增无减,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元汇率继续贬值。这会改变全球资金流向,大量资金将从美国流出,转而进入黄金、大宗商品等领域,也会进入像中国这样经济前景稳定向好的投资领域。此外,美元汇率贬值引发的避险情绪会使得部分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产生旺盛的钢材需求,有利于我国钢材出口。
四是中美贸易关系趋向改善。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明显升级,一度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在不久前,美国还宣布对多种钢制家用电器加征50%的关税。但综合来看,尤其是受美国方面影响,美国“关税战”力度将逐渐减小,大概率不会进一步升级。后期中美贸易关系趋势性改善将对我国钢材市场基本面产生利好影响。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7%,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这表明出口企业对未来贸易预期转好,看好出口市场。
五是房地产行业趋势性改善。当前,在主要涉钢指标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局面未有明显改善,其他相关数据显示出极大的增长韧性,甚至一些指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是现阶段拖累钢材需求增长的最大因素。但在国家层面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下,各地不断出台房地产调控优化措施,部分城市减少或完全取消限购,持续降低购房成本,推动房地产销售修复,土地投资热度回升,开始呈现趋势性回暖局面。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全国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面积同比有所增长,其中广东深圳同比增幅超30%。二手房市场方面,北京、上海、四川成都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平均增长超20%。同时,住房销售价格也在上涨,尤其是新房表现较为突出。百城价格指数显示,5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81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56%。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笔者预计,各地今后将围绕取消限购与降低购房成本,出台更多房地产调控优化措施,助力房地产市场销售与开发投资企稳,从而带动房地产用钢需求改善。
需要提醒的是,当前钢材市场依然呈现供强需弱局面,市场最大压力仍来自供给端,钢铁企业仍要继续积极控产、防止“内卷”。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08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