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报讯(实习记者陈曦报道 记者顾学超摄影)4月19日,由中国冶金报社、南钢股份、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联合主办的2019(第三届)中国钢铁产业期货大会在南京召开。
图为会议现场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在大会致辞中指出,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钢铁行业提前完成“十三五”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全年钢铁生产总体平稳,优势产能得到释放,钢材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行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可以说,这是钢铁行业近十年来运行质量和效益最好的一年。2018年,南钢股份聚力创新智造、智慧制造、绿色制造,聚焦产业发展和价值增长,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发展各个方面均创造佳绩:钢产量突破10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36.47亿元、利润总额59.09亿元。
图为黄一新致辞
黄一新表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明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环保压力、成本压力下,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衍生品工具的迅速发展也给行业带来新的变化。钢铁产业链金融属性不断增强,产品日趋丰富,成交量持续上升,为钢企稳定经营业绩提供了有效的金融工具和套保容量。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常态化,引导现货定价,在给企业采购、销售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钢企开展套期保值带来机会。对钢铁企业来说,当今行业竞争格局已从钢铁生产、钢材销售、贸易流通这三大传统的现货战场,向钢铁电商和衍生品市场拓展。钢企传统的经营模式存在诸多痛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容不得我们犹豫是否使用衍生品工具,而是思考如何正确的使用期货工具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两会召开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多次强调“做强实体,做实金融”的政策要求,在今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产融结合必将成为趋势。在新形势、新融合、新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深入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增强实体经济运用金融服务能力,促进钢铁产业和金融衍生品两个市场的深度融合,将为钢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