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 朱晓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以自主研发打造国之重器,以创新驱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更好地推动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表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顺应全球技术革命的大趋势。为此,他建议,新发展阶段要坚持重大高端技术装备自立自强,加快组建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平台。

当前,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可控既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全球竞争力的势在必行之举。刘明忠认为,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上必须实现基本的“国内循环”。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存在的短板问题还十分突出,特别是缺乏集共性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涉及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高端材料‘卡脖子’技术问题日益突显、装备制造业全链条协同发展不畅、产学研用融合度较低等。这些将严重制约‘卡脖子’技术突破,亟须在装备制造业建设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满足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攻克、转化一批高端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这对于推动装备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刘明忠说。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关于“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增强世界话语权,加快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刘明忠建议,立足国家装备制造业基础能力再造需要,依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特色主导产业,加强我国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建设,筹建国家大型铸锻件极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以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推进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有效打通延伸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打造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提升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基础材料研发制造能力,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