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吕林 于皓 报道
陈曦 摄影
“钢铁行业因为生产流程长、生产工艺复杂、供应链冗长,导致环保压力大、生产过程处于‘黑箱’中、下游需求碎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亟需进行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什么是产线智能化?我们的体会是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解决现场的检测问题、控制问题,做到无人化。”
“信息深度感知、智慧优化决策、精准协调控制和自主学习提升,对于钢铁全流程智能制造非常重要。”
……
10月20日,由中国金属学会和东北大学主办、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绿色制造,低碳减排——新技术新工艺专题会”在沈阳举行,来自绿色制造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提供方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随着国家对金属基础材料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在机遇与挑战中寻找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与会代表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会议由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政主持,中国金属学会新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主任姜曦、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国发表致辞。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政主持专题讨论
姜曦表示,此次会议是聚焦绿色制造、低碳减排方面新工艺新技术的专题研讨会,学会将服务行业生产企业和会员单位,定期分区域以生产为中心组织新技术新工艺专题研讨会。
袁国表示,在新的形势下聚焦绿色、聚焦双碳,东大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希望在王国栋院士的带领下与行业同仁不断研发出更好的轧制新技术,满足业内对高质量产品和高质化发展的要求。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国致辞
经过报告分享与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基于轧制工艺的金属基础材料规模化绿色制造技术的换代提升,是其服务于社会绿色、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将积极为其赋能。
精彩报告内容与观点摘取如下——
宝钢股份热轧厂首席工程师单旭沂博士介绍了宝钢股份1580热轧智慧产线的探索历程、核心技术、效果体现和下一步工作思考,为实现热轧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应用。他指出,宝钢智慧制造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全透明数字化钢厂,逐渐在数字化空间中建立与现实并行一致的虚拟工厂,实现“快速响应并满足个性化需求且交付高品质产品的制造模式”。

宝钢股份热轧厂首席工程师单旭沂博士作《宝钢股份1580热轧无人化产线建设探索与思考》主题报告
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詹会彬介绍了达涅利集团的核心技术、分期方案、最新应用业绩成果和未来研发方向。他表示,应用其模块化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可以灵活满足差异化应用端的定制需求。

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詹会彬作《达涅利QSP连铸连轧新技术以及最新应用成果》特邀报告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首席工程师文杰博士介绍了首钢京唐公司第三代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产线概况、产线工艺工装实践探索,以及产品实物质量及典型应用的情况。MCCR产线作为世界第一条多模式全连续铸轧生产线,其在生产流程、设备工装、工艺控制等方面采用了很多全新的设计理念,为短流程产线产品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示范。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首席工程师文杰博士作《MCCR产线工艺技术创新与实践》主题报告
普锐特冶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王威紧扣绿色制造低碳减排的主题,介绍了普锐特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碳排放和提高定制灵活性方面的成果。

普锐特冶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王威作《ESP - DIRECT APPLICATION MATERIAL FOR REDUCED ENERGY, EMISSIONS AND COSTS》特邀报告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伟教授作了题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多模态数据挖掘与智能制造”的主题报告,介绍了东大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型钢铁材料研发及生产线参数优化的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成果,并指出智能化也会是材料研发的大趋势。
他表示,通过建立物理冶金信息对工业大数据分析的直接定量化指导,能够全面提升轧线的数据分析精度、深度与效率,实现钢种分类、性能预报、产品优化、智能纠偏等多种功能,服务于更全面的普适性钢种研发及产业化。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伟教授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多模态数据挖掘与智能制造》主题报告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殿华教授指出,当前钢铁工业一大发展重点是推进全流程智能制造落地。从逻辑上讲,首先是构建全流程高精度动态数字孪生,然后以此为核心构建全流程的信息物理系统,最后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落地实施。
他强调,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是当前工业智能实现的两大技术方向,需要以组织管理、生产工艺与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的方式来最终实现。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殿华教授作《钢铁全流程智能制造》主题报告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政策研究所产业规划室研究员邓帅博士表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对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钢铁行业作为流程制造业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也是亟需转型升级的传统行业。
他指出,工业互联网,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已经催生出了许多新场景、新模式和新业态,例如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和平台化设计六大典型应用场景。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政策研究所产业规划室研究员邓帅博士作《深入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主题报告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专家王恩睿博士作了题为“河钢邯钢2250热轧产品质量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河钢邯钢及其2250热轧产线的基本情况、质量控制技术、主要产品及研发计划。

河钢邯钢技术中心技术专家王恩睿博士作《河钢邯钢2250热轧产品质量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主题报告
瓦特曼智能公司总经理谭胜虎作了题为“AI人工智能和3D智能感知技术在数字智能炼钢的应用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举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和智能感知技术在钢铁制造智能化领域较传统方法的巨大优势,强调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钢铁数字化智能化全栈解决方案的巨大应用前景。

瓦特曼智能公司总经理谭胜虎作《AI人工智能和3D智能感知技术在数字智能炼钢的应用创新与实践》特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