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吕林 报道
贾剑 陈永平 摄影
12月24日,江苏飞达(第二届)电炉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研讨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新江,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党支部书记、专家委员会主任李树斌,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洪冰,华兴和投资基金首席执行官李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秘书长刘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电炉短流程炼钢及上下游相关领域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作为东道主,江苏飞达集团董事长朱国平欢迎大家的到来。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朱国平
会议发布了《江苏飞达电炉城市钢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江苏飞达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单体电弧炉,采用全废钢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与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和超低二氧化碳排放优势。飞达将按照《方案》打造短流程低碳绿色发展先进企业,推进电炉短流程碳中和示范城市钢厂建设,助力实现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

图为《方案》发布仪式
今年7月份,江苏飞达集团与中国金属学会正式签署了“电炉城市钢厂碳中和先锋行动方案”技术合作协议,该项目是中国金属学会(飞达)电炉炼钢联合研发中心重点研究课题。会上,王新江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国内背景、相关政策、低碳冶金的主要措施,以及江苏飞达“双碳”行动目标和具体实施办法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方案》。他表示,绿色是钢铁工业发展的生命底线,绿色钢铁必将为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飞达集团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优特钢制造、城市废弃物消纳、社区垃圾污水处理、供热服务等一体化的现代短流程低碳冶金的示范城市钢厂,实现和社区和谐共荣,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图为王新江
废钢铁是电炉炼钢最重要的“粮食”,李树斌详细介绍了我国废钢铁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他表示,国家已将废钢铁资源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对待,废钢铁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到“十四五”末,我国炼钢废钢比将达到30%以上,废钢铁产业将被真正打造成产业化、产品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工业化体系。

图为李树斌
钢铁工业不仅是江苏省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江苏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会上,陈洪冰着重分析了江苏省钢铁工业在低碳节能背景下的发展新格局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到2025年,江苏钢铁工业将率先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深度减碳,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转换体系,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

图为陈洪冰
李刚在会上做了《飞达奔跑在争做中国纽科的路上》的报告。他从一个投资人、飞达见证人和未来布局人的角度,结合当前“双碳”、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从飞达亚洲第一炉的优势出发,分析认为飞达对标美国纽柯的条件基本成熟,并提出了第一阶段目标和成为“中国纽柯”的主要路径建议。

图为李刚
会议由江苏飞达集团董事长助理查显文主持。据介绍,2021年是飞达发展史上最好的一年,集团全年销售收入约200亿元、同比增长150%,缴纳税金6.35亿元、同比增长170%,各项指标在全镇江市名列前茅。近年来,江苏飞达集团发挥电炉短流程和城市固废综合利用的优势,在大幅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也为国内短流程炼钢低碳绿色发展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图为查显文
与会代表们围绕“双碳”目标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路、经验和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图为与会代表听取专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