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讲好钢铁故事的主力军,也是展现钢铁良好绿色智慧形象的先锋队,时代要求我们把钢铁的美丽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相信用不了几年的时间,我们每一个钢铁人,都会因为我们从事的这份职业而感到自豪!”3月23日上午,冶金文学艺术协会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文协会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向冶金文协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发起了讲好钢铁故事、建功新时代的号召。
会议通过现场+视频的形式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文协副会长,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中国冶金报社副社长、中国冶金作协副主席熊余平;冶金文协秘书长郭达清;中国冶金作协主席张欣民;中国冶金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郑洁;冶金文协副秘书长陈晓莉;冶金摄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顾学超;冶金文协办公室主任任群在北京主会场参会,冶金文协副会长张燕明主持会议。会员企业的冶金文协及各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企业工会(文联)负责人、各专业业务骨干等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会。


图为北京主会场
会议提出了在冶金行业文学艺术系统开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事业重要讲话精神的倡议,号召冶金文协各会员单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积极组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性发展,秉承“立足企业、服务员工”的宗旨,深入基层、扎根厂矿,加强冶金行业文化建设、扶持冶金题材文艺创作、培养企业文艺人才、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展示行业文艺新气象,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陈玉千传达了钢协党委何文波书记对于行业宣传工作的指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钢铁产业中几十年来一直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中国钢铁产业已今非昔比,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和支撑。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年钢铁行业的外部形象得到了可见的改善,但社会公众对钢铁行业还有很多误解,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还没有根本转变,中国钢铁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与其在全球钢铁行业的地位并不匹配。应该说,今天的中国钢铁到了需要被重新认识的时候。加强行业宣传工作,特别是面向社会的宣传工作,并不是在刻意打造一个钢铁的新形象、塑造一个新形象,而是在努力消除误解,还原真相,向我们的社会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呈现一个真实的钢铁,从而避免歧视,珍惜中国钢铁今天所成就的国际地位。
当前,行业的文艺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要聚焦“一个根本任务——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坚持两大发展主题——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推进一个进程——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面向企业内部、面向社会公众、面向全球,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即重点宣传中国钢铁正在进行的以绿色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史无前例的革命性产业变革,重点宣传中国钢铁产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异表现和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重点宣传中国优秀钢铁企业的“发展之路”和“经营之道”,重点突出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和获得成就的集体和个人。
同时,陈玉千做了《建功新时代 普写冶金文艺事业新篇章》的报告。报告对2021年度冶金文协开展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安排部署2022年及今后的工作。他表示,冶金文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以及讲好红色钢铁故事等,结合促进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积极走访会员企业开展调研,切实抓好协会党建工作,有效地发挥了冶金文协服务行业、为企业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的纽带作用。
会上,苏长永介绍了冶金工业出版社的情况及其重点工作计划。他提到,钢协党委何文波书记高度重视行业宣传工作,指出“写书是为了传播,占领舆论阵地,正视听、展形象”,并发起了“读好专业书 做好答卷人”促进钢铁行业全民阅读工作的倡议。中国是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的中心,必将是世界钢铁技术创新的中心,也应当是世界钢铁知识传播交流的中心、国际钢铁学术出版中心。冶金工业出版社愿意与大家一起努力,成为这一进程的亲历者、参与者、奉献者。
会议对去年冶金文协的会费收支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审议通过了变更、增补冶金文协理事会成员的议案。

图为太钢通过视频连线参会

图为包钢通过视频连线参会

图为湘钢通过视频连线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