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魏庆军 通讯员 柳海兵 报道
“真没想到现在的钢厂变化这么大。哪里像是钢铁厂,简直就是公园!”近日,一位在安钢厂区参观的游客啧啧称赞。
游客的赞许,是对安钢绿色发展最好的肯定。
安钢厂区一角。(殷海民 摄)
以高标准实现高效益
取法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在安钢人眼里,环保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一场生存保卫战。在环保提升过程中,安钢始终坚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成熟的工艺、最高端的配置,实现最大的减排。
蓝天白云下的巍巍大高炉。(殷海民 摄)
从2014年至今,安钢累计投入百亿元进行环保治理,实现了全工序、全产业链的绿色蜕变,创造了多个第一。
——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干法烟气治理,“只见烟囱不见烟”成为安钢一景。
——是全国第一家改造、使用纯电重卡作为清洁运输方式的钢铁企业,实现了厂区物流从“达标排放”向“近零排放”“零排放”的大步跨越。
——研发出国内首创的焦炉脱硫脱硝最新技术,在国内第一家实现焦炉脱硫脱硝全覆盖。该技术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在业内推广的3项环保治理技术之一。
——创新推行用集装箱运输焦炭等易碎、易扬尘物料,开辟出了一条有效可行的清洁运输途径。
2021年3月,安钢作为全国少数几个钢企之一,成功晋级长流程联合钢铁A级绩效企业,环保大考交上精彩答卷。2021年,安钢营业收入再创建厂60多年来新纪录,利润继续保持历史高位。
在“双碳”征程上疾行
“高炉煤气精脱硫项目使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降低10毫克/立方米~20毫克/立方米,轧钢加热炉烟气自主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30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两方面数值远低于国家规定的超低排放标准值。”安钢环保提标改造项目负责人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
蓝天、绿树、碧草,古老冶炼标志和现代钢铁文明和谐共存。(殷海民 摄)
“双碳”大背景下,安钢绿色发展快马加鞭不下鞍,坚持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协同推进,加速迈向“3060”目标。
——创新解决高炉煤气精脱硫难题。近期,安钢与高校、企业共同研发攻关,采用国内首创“水解+兰炭吸附”组合工艺,净化后总硫含量小于20毫克/标准立方米,省去加热炉末端烟气脱硫装置的重复建设费用。
——自主改造加热炉,实现更高水平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后的加热炉烟气NOx排放浓度可降低30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远低于超低排放标准值;再结合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有效控制了从高炉源头到轧钢终端各个工序污染物的排放量。
——提档升级打造固废处置中心。安钢建设了15万吨转炉除尘灰冷压块、20万吨转底炉、3万吨炼钢除尘灰冷固球团等项目,从源头解决钢铁冶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实现由“储存”到“利用”“增值”的转变。
——高标准建设绿色化周口钢铁基地。安钢周口项目全流程均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绿色低碳环保设施,“绿意盎然”的新钢铁基地已然成形。
……
2021年,安钢吨钢综合能耗为534标准煤,吨钢耗新水为2.66立方米,自发电比例超过60%,年节能超过100万吨标准煤,每年节能减排项目创效近30亿元。
钢城变身园林景区
近日,河南新增86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安钢工业景区榜上有名。
一手抓环保深度治理,一手抓厂容厂貌治理,安钢将大美钢城建设贯穿始终。
本着宜绿则绿、应绿尽绿指导思想,安钢全力打造“公园式、森林式”园林化工厂。就连一向“灰头土脸”的犄角旮旯,也下起了绣花功夫,建成小而精的“口袋”公园。色彩略显沉闷的厂房外墙、高耸烟囱,也都穿上了彩绘“新衣”。
身处现代化钢城,如果不是耳边隐约传来机器轰鸣,很容易让人忘记自己正置身于钢铁企业中。
绿色发展,美了安钢的同时,还红了旅游。安钢以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全力培育旅游产业,在增加收入、吸纳就业的同时,还向社会公众展现了“公园式、森林式”园林化工厂清新怡人的高颜值,传递了绿色、高端、和谐可亲的现代化安钢新形象。
面对“双碳”时代,安钢已经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订施行低碳绿色发展路线图,为建设美丽中国继续贡献安钢力量。
安钢厂前区域一隅。(殷海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