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郭小燕 通讯员 张洋 报道
2018年8月份,抚顺新钢铁精细化管理工作室成立,该公司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青年骨干员工积极加入其中。该工作室通过几年的努力,管理系统涵盖了生产、经营、工序、设备、能源、质量、安环、财务、对标、执行、生活服务等领域,顺利完成智造中心远程控制切换,推动该公司朝智能制造和工业4.0方向转型。
目前,该工作室共有员工47人,他们通过移植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上线运行第一批能源分析、安环检查、生产日报、库存日报、质量检查、智能燃烧等系统,将数据点连接成数据序列,形成多纬度报表。
图为抚顺新钢铁精细化管理工作室成员合影。(张洋 摄)
互帮互学 共同成长
每一个系统,都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规划,系统之间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上线之前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沟通。该工作室开发人员在工艺方面不够了解,他们就结成了最佳搭档,互相学习、互相配合,经过两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与基层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该公司精细化管理建设中。该工作室的部分成员一边学习计量传感知识,一边测试,通过低成本、可复制的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不间断地为系统管理平台提供数据资源,发挥数据蓄水池的作用。
该工作室通过常态化的技术研讨与交流、成立兴趣小组等方式,涌现出了王吉勇、齐宁、周德刚等一批系统开发带头人,曹明、高平等系统开发新生力量,以及刘建刚、魏宏、佟金海、杨晓锋等系统管理平台开发项目的积极推动者。
该工作室成员曹明原来是该公司炼钢厂的一名员工,业余时间,他喜欢钻研计算机相关知识。针对生产过程中人工收集数据的工作方式,他利用树莓派良好的拓展性,成功研发了“拍一下”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数据传递模式。此外,2020年,曹明还牵头完成了安全(煤气、火情)监护系统、超声物位仪、坯料称重及自动识别装置等工作。
该公司制造管理部的张金宝对于无线数据传输特别感兴趣,乐于钻研和尝试一些网络设备的研究,他在仪表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上,与同单位的吴迪一起尝试在1号高炉区域煤气报警器进行紫蜂数据短距离传输试验,并且获得了成功,为该项技术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该公司轧钢厂的马亮、陈其恒和制造管理部的张少佳组成的雕刻小队,在研究操作挂牌板刻字上费了一番功夫。他们自己安装设备、调试软件、设计排烟通道,利用激光雕刻机,圆满的完成了66个操作挂牌版的制作并交付轧钢厂高线作业区。
以数字化构建管理模式
该工作室坚持以数字化的方式为基础,依托钢铁冶金流程的本质和科学管理数据,推进该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进程。该工作室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初步实现调度、铁前、部分轧钢、能源和安保等领域的集中控制,以“集中控制、冶金协同、专业融合”为原则,基于“5G+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数字平台的打造和应用,自主开发了421个智能应用系统,800多个监控画面。该平台汇聚了该公司30193项数据,数据量达到近3TB,并且在持续增长。
2020年12月份,该工作室获得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资金项目扶持奖;2021年,被评为辽宁省工人先锋号;2022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2022年,该工作室将以“更全面、更系统、更有效率”为宗旨,依托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构建新型工业管理模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