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陆新明:“双碳”落实关键在于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

2022-08-22 09:51: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樊三彩 报道
林洪 摄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双碳’目标落实的关键在于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传统动能的活力重生。当前,要更加关注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传统功能的重生,因为世界不论怎么改变,人的吃穿住行需要永远不会变。”在8月15日召开的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2年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如是指出。
  陆新明表示,自2020年我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较2005年累计下降50.3%;2021年煤炭消费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6.6%;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等等。
  “与发达国家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后转入强化碳排放控制阶段不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更加积极的行动。”他强调,我国目前仍是碳排放规模最大的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任重道远。
  陆新明重点围绕全国碳市场数据治理、行业扩容、自愿减排交易等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一周年,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2162家,其间累计交易量1.94亿吨、累计交易额84.92亿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有效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陆新明评价道。他透露,生态环境部正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为全国碳市场提供较高层级的立法保障。
  关于碳市场数据质量问题,陆新明表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多年的试点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已初步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目前看,碳市场数据质量基本满足市场运行的需要,与欧美等国际碳市场数据管理方式接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 
  他认为,除少数企业存在弄虚作假外,更多还是由于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报告编制不规范、对碳核算方法理解不到位等造成的问题,暴露出一些企业能源统计计量体系管理长期不到位,也反映出我国碳市场法规法律制度和诚信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的现状。
  “通过严控严查严罚,形成对数据造假零容忍的高压态势。”陆新明强调,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尽早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建立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碳排放核算核查和报告制度,加大对企业和地方部门培训力度,切实保障碳排放数据质量。
  现阶段的全国碳市场仅纳入发电行业,陆新明指出,“为推动碳市场扩容,我们已连续多年组织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高排放行业报送碳排放相关数据,同时对投资机构和个人参与碳市场交易的风险、时机、方式等有关问题开展研究。”他进一步介绍称,目前,碳市场扩容主要面临有效核算不同行业、企业碳排放量的技术手段和监管体系仍不成熟,标准规范尚不健全等问题;对碳市场引入投资机构和个人,还需要在促进碳市场交易活跃和防范市场过度投机、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统筹兼顾等。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做好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的各项准备,加强引入非履约主体的向外研究,探索建立配额有偿分配方案,研究碳金融衍生产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合理性、可操作性。”陆新明透露。
  关于自愿减排交易,“当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推动重启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CCER)项目的备案工作。”陆新明表示,针对涉及行业领域广、专业性强、历史遗留问题多等现实情况,生态环境部将加快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的技术规范,先易后难,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建设完善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有效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双碳”工作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将深入研究各地在碳普惠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推进碳普惠与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有效衔接,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