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非凡十年·企业篇】建龙集团:建设“共创共赢共享”美好企业

2022-10-05 15:41: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刘博 报道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钢铁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建龙集团锚定目标,不懈奋斗,取得辉煌成绩的十年。十年里,建龙集团已发展为一家以钢铁为核心的大型重工产业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建龙集团拥有14家钢铁子公司,4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和4400余万吨开采和选矿能力,同时涉足节能环保、造船、机电等领域。这十年,建龙集团逐步走向了中国乃至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钢铁行业重要的领军企业之一。
  兼并重组 为提升产业集中度提供建龙方案
  建龙集团基于全国产能布局规划,以法制化、市场化的方式对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进行重整,不仅使这些企业迅速焕发生机,而且使建龙集团的产能规模迅速跻身世界前列,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快速提升。
  2015年,经运城市人民法院裁定,建龙集团对当时全国体量最大的非上市实体企业——原海鑫钢铁的破产重整案正式通过。当月,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建龙”)正式成立,标志着建龙集团布局中西部的帷幕正式拉开。如今的山西建龙,销售收入以每年100亿元的速度递增,已连续4年蝉联山西民企百强榜首,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接下来的5年里,建龙集团先后完成了对原北满特钢、西林钢铁、阿城钢铁、包钢万腾、申银特钢、海威钢铁的重组整合,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了1+1大于2的重组效果。
  在东北区域,重整后的建龙北满特钢、建龙西钢、建龙阿钢与黑龙江建龙共同撑起了黑龙江区域钢铁产业的大旗,并提出了到2025年黑龙江钢铁产业实现产量超1000万吨、产值超1000亿元的目标。未来,建龙集团在黑龙江区域将通过努力实现铁矿资源自给自足、持续推动转型,促进黑龙江工业全面振兴。
  在西北区域,建龙集团以平台为基础,由山西建龙牵头,联合内蒙古建龙、宁夏建龙、吕梁建龙共同打造西北建筑业销售产业集群,辐射中西部15个省份,形成了区域产业生态,提升了西北地区产业集群的综合水平,也为将来实施“走出去”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建龙H型钢产线
  “重组一家,盘活一家,盈利一家。”建龙集团正是运用属于自己的发展密码——围绕钢铁产业链的并购重组,并复制自身成熟管理模式,成功帮助被收购资产起死回生,不断推动集团规模目标的实现。
  科技创新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企业想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也是科技创新成为建龙集团近年来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关键词的原因。近年来,建龙集团围绕工艺技术和产品开发成立了20个研究所,参股了产业链上多家优秀的科技公司,部署了一批有分量的重点课题,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人员的科研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企业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目前建龙集团已初步形成了“8个专业委员会、9个专业技术研究所、11个工艺品种研究所”的创新组织架构,打通了“集团-研究所-子公司”技术管理渠道,基本形成了建龙科技创新体系,系统性地组织重点科研项目的立项、重点课题的攻关、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工作。
抚顺新钢铁智造中心
  与此同时,建龙集团与钢铁产业链及主要工序领域的一流科研机构、科技公司等展开了广泛交流,已完成对8家科技公司的投资合作,与多所大学共同建立创新中心、协同创新平台。 例如,与达涅利集团共同组建了达涅利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业务领域共同探索,推进集团乃至整个钢铁工业的智能化发展;参与中钢洛耐的混改,与其共同成立耐火材料研究所,协同开发国内首台套垃圾炉碳化硅挂砖锅炉导热新体系,并成功应用于数个垃圾炉项目;黑龙江建龙联合北京华泰永创研发的“高效节能换热立式热回收焦炉成套技术”,实现了炼焦工序的洁净高效、节能低碳;抚顺新钢铁联合天津裕嘉源研发的“钢铁厂低品质余热用于社会采暖的综合成套技术”,使吨钢供暖面积达到2.2平方米,在产城融合方面进行了领先探索;通过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的氢冶金联合实验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氢基熔融还原实验,并在乌海成功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落地转化…………
建龙赛思普富氢冶金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建龙集团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建龙集团通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打造万人科技队伍,整合内外部科技力量,已逐步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生态圈,为突破行业技术瓶颈贡献建龙力量。
  绿色低碳 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建龙集团作为头部钢铁企业之一,一直以来秉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节能低碳项目建设及绿色低碳产品研发,提出了“成为全球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一流 供应商”和”成为全球绿色低碳冶金技术的提供者和引领者”两大愿景。
  近十年来,该集团先后投入巨资实施脱硫改造、炼钢除尘改造等环保提标工程。“十四五”期间,建龙集团将继续投入超过360亿元用于绿色低碳发展。其中,约40亿元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约55亿元用于先进氢冶金工艺创新攻关。
  截至目前,山西建龙、承德建龙、吕梁建龙基本上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建龙阿钢、吉林建龙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与此同时,建龙集团全面推进低品质余热利用,抚顺新钢铁低品质余热用于社会采暖的综合性成套技术开发,为钢铁企业与城市共生共荣提供了建龙方案;建龙川锅创新开发了首台套球团固固换热技术,引领行业极致能效工作;内蒙古建龙、宁夏建龙高炉煤气精脱硫项目顺利投产,既实现了前端高炉煤气源头治理,又使全钢厂二氧化硫超低排放达标。
吕梁建龙绿色厂区
  2022年3月,建龙集团召开绿色低碳路径发布会,向社会公布钢铁板块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明确了建龙集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路径。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建龙集团对自身未来发展提出的严格要求,也是对社会的庄严承诺。
  共创共赢共享 构建美好企业
  建龙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构建以“共创共赢共享”为内核的美好企业,注重为相关方创造价值,不断打造价值产业链、和谐供应链。
  建龙集团始终遵循以客户为导向的生产与经营理念,不断推动企业向建筑业综合服务商和高端工业用钢综合服务商转型。
  在建筑用钢领域,建龙集团结合其全国布局、规模大的优势,一方面不断提高直供服务能力,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探索建设移动式钢筋笼智能加工中心,将移动式的加工设备“搬”到建筑工地,现场制作客户需要的各种产品,既减少了物流成本,同时能够及时响应现场工地需求。
建龙北满特钢
  在工业用钢领域,建龙集团旗下北满特钢、承德建龙、吕梁建龙都定位于特殊钢,未来其特殊钢规模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目前,建龙北满特钢的轴承钢产品纯净度、均质度在国内已经处于一流水平,产品通过了德国舍弗勒、瑞典斯凯弗、美国铁姆肯等国际知名轴承制造企业的认证并批量供货。能源用钢方面,承德建龙的年销售量已达到100万吨,产品不仅供给天津钢管、金风科技、南高齿等国内一流企业,还供给西班牙的歌美飒、德国西门子等世界顶级公司。
  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建龙集团增强了客户黏度,赢得了客户信任,进而实现与客户共生共荣。
  建龙集团始终视员工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致力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鼓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尊重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为员工营造包容、开放、平等的工作氛围,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多元化的人才体系是建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龙集团一直严格执行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原则,实施就业机会平等和同工同酬制度,持续完善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增强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确保员工薪酬水平保持稳定增长。
  建龙集团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坚持“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和谐”的理念,践行尊重人、培养人、激励人、成就人的建龙文化,聚焦员工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山西建龙金秋助学
  建龙集团建立了长效的帮困扶贫机制,通过设立企业“爱心基金”,帮助家庭生活困难和家庭出现临时困难的员工,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做到全覆盖;建立员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体系,通过企业“爱心基金”“金秋助学”,对因病陷入困境的员工家庭开展帮扶。
  建龙集团高度关注员工在企业的生活,把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龙集团旗下各子公司通过实施企业食堂自营等措施,保障员工饮食安全;通过开办自营超市为员工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改善洗浴、住宿、通勤、办公条件,提升卫生间、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档次,实施员工住宅小区建设,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建龙集团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尽显民营钢铁企业担当。
  建龙集团成立以来,每年上缴税金逐年递增,最高达65亿元,截止今年7月底,上缴税金550亿元。与此同时,建龙集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抚顺市设立“新钢铁爱心基金”,在铁力市设立专项扶贫基金,在东北大学连续多年设立专项教育基金——“建龙基金”。该集团各子公司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消费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努力帮助企业周边社区百姓致富,迈向美好新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1999年以来,建龙集团公益捐赠已累计超过4亿元。2021年,建龙西钢、山西建龙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建龙集团积极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唐山建龙志愿者奔赴灾区参加抢险救灾;2012年,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吉林建龙志愿者积极参加抗洪抢险;2013年承德建龙志愿者配合消防部门成功扑灭山火;2020年,建龙集团各子公司志愿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退缩,冲在城市抗疫和企业防疫保产第一线,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好评。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建龙集团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建龙集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全方位释放发展潜力,全力打好低碳发展、协调发展攻坚战,为建设美好企业、助力共同富裕做出新的贡献。
(图片由企业供图)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