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非凡十年•企业篇】包钢:十年磨剑终成锋 一朝破竹势如虹

2022-10-18 09:39:00

  十年弹指一挥,十年硕果盈枝。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循着党中央的指引,在“齐心协力建包钢”精神鼓舞下,包钢巨轮破浪航行,干部职工奋勇拼搏,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重温包钢强企报国光辉历程,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开创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的中国,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10年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赓续“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血脉,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征程。
  在2012年—2021年期间,包钢营业收入由505.17亿元增加至1260.36亿元,利润由15.87亿元飙升至104亿元,资产总额由998.23亿元上涨至2094.17亿元,累计上缴税费454.52亿元,始终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十年寒霜,终磨一剑,包钢所取得的业绩与成就,等同于再建一个“新包钢”。
195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保证重点支援包钢》指出:“包钢是全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全国一盘棋中的重要一着。包钢的建成,对于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和改变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面貌将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为此,要求同包钢有协作关系的各地区、各企业、各部门,如铁道、电力、煤炭等协作单位,本着过去支援重点企业的精神,给包钢以大力支援。”同日,《人民日报》还在第一版以《包钢为全国 全国为包钢》为题发表了包钢100多个工程项目加紧建设和鞍钢支援新基地的报道。以此拉开 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序幕。图为描绘当年全国各地支援包钢“,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巨幅油画。
  红色血脉,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固根守魂,方能行稳致远。10年来,“诞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的包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传承“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包钢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包钢党委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党的理论武装,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开展“保持工人阶级本色”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新时代“齐心协力建包钢”凝聚强大内生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围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持续发力,强化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有理有情有形有效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夯实作风纪律保障,汇聚起磅礴的改革发展之力,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包钢,这个老牌国企,在党的领导下,正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力谱写“齐心协力建包钢”的新时代光荣“答卷”。
  冲出“寒冬”,工业巨人实现新跨越
  10年来,包钢人面对行业形势、巨额亏损、巨额债务等多重压力,用超常努力和艰苦付出,推动企业从濒临崩溃的破产边缘回到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脱胎换骨的重大转变。
  将时间指针回拨到2016年。彼时,包钢深陷低谷,背负巨额亏损、巨额负债,原料价格暴涨,下游市场萎靡不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连续3年受困于低迷的市场,生死存亡仅在一线之间,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催发“穷则思变”,包钢人锲而不舍、破冰突围。
  党和人民始终是最为坚强有力的支撑和后盾。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相继出台政策,拯救企业于危难,支持包钢改革发展,一系列措施让企业守住了生存底线。然而,仅仅扭亏脱困还不够,包钢肩头的使命并不止于生存,而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履行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找症结、抓管理、降成本、强技术、拓市场、增效益……数万名干部职工想在一起、干在一处,投身到这场事关企业前途命运的“战役”中。2017年,包钢扭亏为盈,迎来了脱困升级、再铸辉煌的巨大转折。
  星光不负赶路人,历史不负奋斗者。过去10年,包钢实现了综合实力、发展质量、发展格局的重大跨越,特别是近5年来,资产总额增长25%,营业收入提升3倍之多。包钢以每年近百万吨的钢产量提升和每年近万吨的稀土折合氧化物产量提升,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钢铁、稀土两大主业的规模提升,跑出“加速度”,创造新奇迹。
  2021年,中共包钢(集团)公司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实施“12367”发展思路。“新包钢”的宏伟蓝图擘画而出。如今,包钢人不懈奋斗,凭借智慧与实干,将梦想照进现实。
  “双翼”齐飞,新时代构建全新格局
  10年来,包钢大力实施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建成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形成钢铁、稀土两大主业和资源及综合利用、物流、煤焦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及现代服务等5个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包钢聚焦打好“稀土牌”,深挖产业链发展潜力,稀土产业原料端厚植发展根基,功能材料端规模提升,对外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产品结构高端化实现重大突破;聚焦打好“资源牌”,科学谋划白云鄂博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成立矿山资源协同中心,推动资源增值增效,全面提升资源掌控力,加大资源获取力度,挖掘自产矿优势,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图为稀土钢板材厂2250热轧生产线。(白立新 摄
  2016年12月,包钢“希望工程”——稀土钢板材冷轧生产线全面投产,标志着包钢自此具备了生产高端汽车用板和家电用板能力,是产品结构优化、产品档次提升的重要举措。
  钢中含稀土,更坚、更韧、更强。包钢着力释放“稀土钢”品牌效应,10年累计产钢1.32亿吨,周边500公里销售量占比突破30%。管线钢、汽车钢、家电钢等高端产品销量持续攀升,高强稀土焊接用钢、稀土微合金化高强热轧H型钢等系列产品实现批量试制,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用π型钢、大径壁比合金无缝管等产品相继问世,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包钢稀土钢产品广泛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山地转播中心、鸟巢、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国天眼”FAST、京张高铁、和若铁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在中老铁路等“一带一路”项目中,包钢优质产品大放异彩,先后出口59个沿线国家和地区。
图为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碳酸稀土生产线。(白立新 摄
  稀土有如“双翼神马”的另一只翅膀。包钢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冶炼分离技术世界领先,磁性材料、抛光材料产量居全球第一,贮氢材料产销量国内领先,稀土功能材料、终端应用产品产能和产量不断增加。纵观商业版图,18大类、81种、约360种规格的包钢稀土产品,销往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冶金工业、石油化工及医疗等六大传统领域,以及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领域,包钢稀土产品均有着广泛应用。
  在科学调整、逐步改变“一钢独大”产业格局的进程中,包钢成功孵化出世界最大的萤石产业基地,实现了发展格局的重大飞跃,“新包钢”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日益增强。10年间,包钢稀土钢、中国北方稀土双双跻身于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光荣登榜“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产品品牌”评价中位列第五。
  亮出“利器”, 科技创新培育新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稳稳打下第一根桩开始,科技创新就令草原钢城受益无穷,赋予包钢无尽的发展潜能。
  特别是近10年,包钢开放引智,破解科技难题,内外部科研项目有序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成效显著,科技成果获奖众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百花齐放。围绕科研体制机制,包钢持续为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赋予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不断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确立以效益、成果转化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统筹推进包钢科研系统协同、“揭榜挂帅”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为包钢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包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先后与兰州大学、浙江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加快产品技术创新;聚焦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授权放权改革、科改示范行动等创新举措,更是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多项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仅在2016年—2021年期间,包钢研发投入就从12.05亿元增加至42.01亿元,还投入5000多万元重奖科技人才,带动和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5亿元以上。
  2022年,包钢全力以赴深化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研院所主体责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学术交流和创新方法推广,积极推进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涌现,为各产业有序发展提供多层面、系统性的战略支撑。
  深化改革,多举措开辟发展新天地
  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改革中创效益,在改革中谋未来。改革,始终是包钢化解生存危机、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法宝。
  要改革就改得彻底,要创新就创出新的天地。在包钢的发展史上,民营企业“老板”管理国企单位,前所未有。2018年底,上海钢联物流公司董事长杨刚飞抵包头,出任内蒙古包钢钢联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国家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包钢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漫漫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0年间,包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双百行动”等多项改革试点;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明确党委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规范董事会建设,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有序推进权力下放,使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和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完善;全面构建现代化集团管控模式,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框架基本建立,破题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实施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启动对标中国宝武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完善管理体系;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全面推行“阳光采购”“阳光销售”……依托大胆改革,企业发展的宏伟赛道上,冲出了一匹匹实力迸发的“黑马” 。
  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包钢向改革最深处发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啃“硬骨头”、蹚“深水区”,纵深推进、重点突破,任期制契约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长期激励等重点难点改革任务破冰落地,“铁交椅”“内循环”“大锅饭”被彻底打破,各项改革落地落实、多点开花、广结硕果,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包钢率先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2022年上半年,包钢保持生产运营整体平稳态势。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全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评估中,包钢连续2次登上A级榜单,交上高分答卷。
  绿色发展,新思路绘就崭新画卷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回望过去10年,包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彰显企业绿色底色。
  2016年8月31日,包钢拆除2号高炉,从而揭开了绿色进程新的一章。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全国钢铁行业拆除的最大1座高炉,这也为企业严格执行“绿色化”转型硬约束、获得长远发展培育着新动能。
  作为钢铁行业第三家、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发布“双碳”宣言的企业,包钢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在低碳技术、碳汇交易、碳金融等领域,陆续实现引领性突破。包钢建设了全球首套固废和二氧化碳矿化示范产业化项目,全力实施500万吨球团带式焙烧机及5号烧结作业区1号、2号烧结机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厂区及周边环境显著改善。为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包钢强化能源管控、优化能源结构、开展工艺技术攻关、实施节能项目改造、置换高耗能设备,推动部分工序能耗指标位居行业前列。多管齐下,大力开展清洁化运输,包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完成清洁化运输、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
  10年间,包钢笃行大青山义务植绿,昔日荒山嬗变6000亩碳汇林地。放眼望向十里厂区,新增绿化面积1041.61万平方米,相当于1458个足球场面积,绿化率达到47.4%以上。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绿色工厂、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绿化模范单位、绿色矿山等荣誉纷至沓来,包钢在拥抱绿色、奔向未来的征途上实至名归。
  数智赋能,打开企业高端发展之门
  践行“中国制造2025”,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智慧“名片”,是包钢孜孜以求的梦想。经过多年深耕细作,“智慧包钢”从一颗弱小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且茂密成林。
  逐梦路上,包钢率先在白云鄂博铁矿启动智慧钢铁前驱的车轮。2018年9月,秋色正浓。一场改变老矿山未来走向的技术规范发布,惊艳了世界。由包钢编制的《露天矿山无人驾驶采场道路安全技术规范》《露天矿山无人驾驶车辆运行安全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露天智能矿山无人驾驶运行安全标准体系的空白。
图为白云铁矿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在对矿用挖掘机铲斗进行焊接修复。(白立新 摄
  在包钢白云鄂博铁矿试验现场,1台依维柯停在电动轮行驶的道路前,当百余吨重的电动轮的智能装备探测到前方物体后紧急制动,在距离依维柯几米的地方稳稳停下。笔者注意到,电动轮驾驶室里空无一人。这就是全国首发露天矿山无人驾驶电动轮矿车的魅力。
  这是智能矿山的一个场景,也是数智化包钢的一个缩影:在我国西北地区首个无人化“智能仓库”——稀土钢板材厂冷轧“智能仓库”内,机械臂自动抓取钢卷入库,动作一气呵成;多个泵站实现了无人值守;在危险性高的岗位,打包机器人、捞渣机器人替代人工,成为职工们忠实的伙伴。在包钢,“黑灯工厂”不再遥不可及,数智化正在为现代工业制造燃亮一盏智慧的圣火。
  一枝一叶,惠民生打造幸福生活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为职工谋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是包钢永恒不变的使命与初心。包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发展为了职工群众、发展依靠职工群众、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的“共享”理念,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10年间,包钢职工薪资福利水平显著提升,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由5.88万元增加到12.61万元,增长114%。殷殷深情、润物无声,包钢推动关爱服务、精神文化建设迈入纵深,职工休息室设备先进齐全,健身场所改造升级,健康讲座纾解难题,职工更贴心、更舒心;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工作餐补助提高,饭菜质量提升,职工更放心、更称心;生产生活环境持续优化、现代化,通勤车路线多、出行方便,职工更开心、更安心……
  2021年,包钢党委先后确定并公布三批共32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桩桩件件有计划、有监督、有落实、有答复。在此基础上,2022年,包钢继续制订12条“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及责任分工表,职工健康、工作餐、交通出行等日常项目,均被视作服务职工、造福职工、凝聚职工的头等大事,职工们平日里朴实的话语,纷纷表达着对享受美好生活的欣喜。
  2022年,包钢更是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全面制订《包钢(集团)公司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三年规划(2022年—2024年)》,统筹实施舒心、安心、暖心工程和精彩、出彩、添彩计划,建设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内外融通的全方位服务联系职工机制,更好地助力职工享有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更完善的安康保障、更周到的关爱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理想的职业发展通道、更满意的工资福利待遇。
  勇担责任,展现自治区工业长子新担当
  10年来,包钢勇担社会责任,始终如一强企报国,矢志不渝回馈人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奉献社会、推动共同富裕的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包钢用于公益捐助、对口帮扶、抗击疫情、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经费累计约40亿元。
  “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火红年代,记录着“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暖心的一幕又一幕。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包钢秉承优良传统,尽己所能回馈群众办实事、回报人民办好事。
  1998年,包钢帮助遭遇洪水的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维古奇猎民村重建家园,组织医疗队开展防疫工作,建起了充满希望的“包钢猎民新村”。最近10年,包钢帮扶这个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支柱产业,续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佳话。从建设起“包钢猎民新村”时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到今年人均收入达16950元、耕地6470亩、大小牲畜2000多头,维古奇村民脱贫致富与包钢的扶持密不可分。
  包钢深入践行自治区工业长子之责,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向武汉市等地捐赠价值2000多万元的磁共振诊疗车,向额济纳旗捐款捐物总额达560万元,向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捐款共计1500万元,多批医务人员、志愿者奔赴一线,铸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下乡送医送药,派驻扶贫干部,连续投入1.1亿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包钢10年累计公益捐赠近1亿元,荣获首届“内蒙古慈善奖”捐赠企业奖。
  不久前,“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包钢列第203名,排序较上一年度提升了47名。新征程上,“新包钢”前行之姿、奋进之力势如破竹、势不可挡。(陈继胜 于泓泽 高爱云 赵伟佳 尹钰)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