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苏亚红 报道
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发布会分论坛于11月21日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成果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李昭博主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在致辞中表示,5G+工业互联网有力地支撑了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未来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把产业基础夯得更实。聚焦数据创新应用和设备平台安全等关键领域,通过树立标杆、制定标准、推广成果,逐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新模式新业态落地开花提供安全肥沃的土壤。
二是要发挥产业各方协同作用,把产业生态拓得更宽。发挥各方优势,深化技术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供给能力。
三是要加大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力度,把产业应用做得更深。聚焦行业特点、转型痛点、发展难点,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丰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降低行业应用综合成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赵荣贵发布了《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
报告根据5G+工业互联网舆情传播情况、特点等指出,我国5G+工业互联网正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呈现几方面特点和不足:一是“众口难调”的局面;二是“需求乏力”的窘境,很多企业还处于工业2.0向3.0过渡的阶段,尚未达到5G应用条件;三是使用“体系单一”;四是“多元盈利”限制,5G+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约束着多元盈利的格局;五是人才缺乏。另外,在推广和应用方面,我国5G+工业互联网还存在几个风险:一是安全风险,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二是关键技术、重要工业设施“卡脖子”的风险,包括技术设备受制于人、技术发展创新不足、地缘政治风险严峻。三是深入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仍有难点。

图为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
本次成果发布会还分享了7个优秀成果,在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应用和规模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图片由会务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