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 樊三彩 报道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欢迎大家采访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3月4日12时,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伴随着大会发言人王超的简单开场白,期待已久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拉开了帷幕。从隔屏连线到现场对话,一座难求、“长枪短炮”的熟悉场景,让这场春天的盛会更加弥足珍贵,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图为会议现场。(樊三彩 摄)
“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换届的大会,也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王超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实有代表2977人,目前已有2962名代表向大会报到,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有9项议程,分别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及草案;审查预算报告及草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进入提问环节,王超先后就宪法全面实施、新的五年立法规划、对外关系法草案、“一带一路”倡议、中欧关系、立法法修改、国防预算等热点问题一一做了回应。

图为王超答记者问。(樊三彩 摄)
在谈及“一带一路”倡议时,王超坚定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他介绍道,2013年,习近平主席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一带一路”的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图为《中国冶金报》记者(右二)在现场举手提问。(杨登峰 摄)
“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针对个别国家说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王超用数据回应称,“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统计,中国不是非洲债务的最大债权方,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在非洲所持债权占到了非洲整体外债的近3/4,他们在非洲债务中才真正占据大头。”
同时,他提醒大家注意,中国始终致力于帮助非洲减缓债务压力,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和个案债务处理,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点上,我们愿意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一道,回顾成就、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发展。”王超表示。
走出新闻发布厅,《中国冶金报》记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场铿锵有力的话语、求真务实的蓝图一直萦绕在记者耳畔、心间。我们期待,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这场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承载着全国人民的美好期许,走向春天,走向未来!

图为记者们走出会场。(樊三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