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对标协同优布局 再造竞争新优势——盛更红代表谈走向世界一流的途径

2023-03-13 10:11: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两会报道组记者 樊三彩 报道
 
  在2月6日举行的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宝武党委书记、陈德荣表示,如果中国宝武的每家子公司都能跻身细分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那中国宝武理所当然就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作为中国宝武不锈钢产业一体化运营的旗舰平台,太钢肩负着推进中国宝武乃至中国不锈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并且在今年初举行的太钢党委全委(扩大)会和职代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不锈钢企业”的目标。
  有了“发展观”,还要有落地的“方法论”。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盛更红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的专访,深度分享了太钢未来走向世界一流的途径。
图为盛更红代表
  保持与再造竞争优势并举 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不锈钢企业
  太钢在钢铁行业属于拥有诸多竞争优势的佼佼者,然而,面对“建设世界一流不锈钢企业”的目标,仍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盛更红表示,太钢将在保持好以往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再造竞争新优势。
  第一,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要保持,并且要加速培育打造产品差异化竞争新优势。“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我们将采取差异化精品策略,加快打造公司不锈钢、碳钢、特钢三大精品集群,形成‘基础产品摊成本、支撑产品拓效益、培育产品赢未来’的产品组合,以差异化的精品优势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益。”盛更红强调。
  差异化品种优势的建立需要技术创新来支撑。为此,太钢将始终保持好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优势,通过继续稳定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强化创新体系与核心能力建设,增强科技创新的活力、合力和实力,加快打造不锈钢原创技术策源地,确保公司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和潮流。
  第二,铁矿资源优势要发挥好,加快构建不锈钢全产业链运营优势。“特别是不锈钢生产所需的关键镍、铬原料资源,要通过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布局、建设,确保关键矿产资源获取与保供安全经济、自主可控。”盛更红强调。
  太钢还将加快推进产业链下游关键服务环节的布局和建设,聚焦核心战略用户和市场,构建销售服务、加工、仓储物流三大营销服务网络,合作提升延伸加工能力,提升不锈钢产品国内直供销售比例。
  第三,绿色低碳发展要不动摇、不歇脚、不松劲,树立太钢绿色低碳产品的品牌形象。作为“环保优等生”的太钢(国家首批绿色工厂和钢铁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于2022年底,自我加压,在全行业率先实现焦化、烧结工序“超超低”排放。
  关于未来的发展,盛更红表示,太钢将加快重点工序“超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环保绩效由优秀向卓越迈进。“太钢还将积极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太钢钢铁制造全流程、全工序、全要素的低碳化,力争今年底实现碳达峰。同时大力拓展低碳钢铁产品应用。”盛更红表示,太钢有着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
  第四,要加快培育数智化新优势,以智慧制造赋能、加速公司高质量发展。盛更红代表介绍,过去两年,太钢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做了很多“补课”和追赶的工作。“今年,我们将聚焦服务‘集中一贯’管理理念落地,加快推动数智技术与钢铁制造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四三二一’(即‘四个一律’‘三跨融合’‘二个中心’‘一个大脑’)智慧制造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他这样分享道。
  盛更红强调,特别是要大力推动数据赋能,做好数据应用和数据穿透,建立数据资产治理体系,借助智能制造与大数据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步完成从业务在线化、业务数据化到数据业务化的转型升级,为实现管理目标由“以产量为主”向“以用户和品种为核心”的转变提供数据支撑。
  聚焦成本、效率、活力对标找差 形成战斗力、竞争力和效益
  2月15日,盛更红在太钢集团十九届二次、太钢不锈四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强调,2023年要进一步做好对标找差和创新工作,在自我革命中重塑自己。
  “在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下,对标找差是太钢应对当下钢铁行业严峻形势、赢得竞争空间的重要手段。”盛更红表明了在此时大力开展对标找差的核心原因。
  据介绍,2022年,太钢重点解决了企业“对标不找差”的问题,通过科学的体系对标,找到了差距和不足;2023年,太钢将重点聚焦“成本、效率、活力”方面找到的差距和短板,通过持续对标找差,来实现快速的改善提升,进一步挖掘释放太钢成本和效率潜力。“这3个方面,也是国企相对于民营企业的短板。”盛更红强调。
  一是成本。太钢要在对标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的思考逻辑和模型,通过推进算账经营,优化系统成本,改变高成本体质,提升成本竞争力。
  二是效率。讲成本一定绕不开效率;要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也必然要有高的效率来保证。“高效率的体现,就是设备极致能力的发挥和工艺技术的稳定,这需要专业管理部门业务流程设计的简单高效,以及体系和系统的高效运行来支撑。”盛更红表示。
  三是活力。只有更好地增强组织和员工的活力,才能提高对标工作的主动性和对标改进的效率。“要激发组织和员工的活力,就一定要优化分配和激励机制。”盛更红提出。
  盛更红表示:“通过聚焦这3个方面,太钢将致力于把对标找差改进提升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闭环式、常态化对标改进工作机制,形成战斗力、竞争力和实实在在的效益。”
  协同效益显现 未来要形成 总部“主建”、基地“主战”模式
  太钢自加入中国宝武的两年多来,立足“中国宝武不锈钢专业化平台公司”定位,战略上更加聚焦不锈钢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太原总部+四个沿海基地(即宝钢德盛、太钢鑫海、宁波宝新、太钢天管)”的不锈钢产业布局。
  盛更红表示,太钢在产业空间布局上迈出大步子,走出了山西,走向了全国,并积极开展全球布局。“通过‘一总部多基地’的协同运作,太钢不仅实现了不锈钢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2022年底形成千万吨级的不锈钢产能,而且通过在采购、营销、制造、研发方面加强协同,两年来已实现协同效益36.5亿元。”他分享道。
  不过,这一模式也对太钢的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盛更红坦言:“太钢已初步建立起‘一总部多基地’矩阵式管控模式,但还尚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效管理体系。”
  下一步,太钢将强化总部一体化管理、基地一贯管理,形成总部“主建”、基地“主战”的运营模式;同时,将聚焦集团管控能力提升,深入推进“经营、运行、营销、采购、研发”五大中心建设,优化完善“一总部多基地”矩阵式管控架构。
  具体来看,太钢经营中心将聚焦高效总部建设,立足机制创新,强化管控体系和体系规则建设,加快形成与发展速度匹配的体系能力。运行中心将持续优化运行管控模式,加快推进安全、环保的一体化管理,重点发挥工序支持室跨基地、跨产线协同组织能力,聚焦工序能力建设,推进对标优化和管理提升,助力各制造工序科学、有序、经济、高效运行。营销中心将按照资源、价格、渠道、客户、互供料“五统一”的原则加快体系建设。采购中心将加快构建灵活、高效、廉洁的采购体系,推进制度、供应商、预算、策略、模式、流程“六统一”。研发中心将按照研发集中统一管理、科技分级的模式,加快以不锈钢研发为核心的一体化研发平台建设,强力支撑各基地产品和技术高效研发。
  “通过‘一总部多基地’管控体系建设和实施,太钢将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运作、高效运营,创造和分享更大协同价值。”盛更红表示。
  太钢3个项目入选“基石计划” 产业链布局正持续优化
  “关于不锈钢行业形势,我的总体看法是,不锈钢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是超过碳钢的,国内不锈钢产业链和供应链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和挑战。”盛更红表示。
  他分析道,不锈钢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一些。在原料端,近年来,印尼进一步严控镍矿及初级镍产品出口,国内不锈钢企业镍资源获取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在产品端,国内不锈钢企业市场空间日益受印尼地区低成本不锈钢挤占,对国内不锈钢企业经营效益冲击很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基石计划”“以推广钢结构住宅为主的钢铁材料应用拓展计划”),我认为非常及时和必要,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盛更红认为。
  拿“基石计划”来说,自2022年3月份“基石计划”启动以来,在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的推动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太钢有3个项目入选‘基石计划’。”盛更红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产业链上游资源领域布局和建设,确保关键矿产资源获取与保供安全经济、自主可控。”
  一方面,太钢将加快实施既定铁矿山及辅料矿山可持续发展项目,加强山西及周边区域矿业生态圈建设,持续提升矿山生产能力和效率,为钢铁主业发展提供坚实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将加速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既定海外资源项目落地实施,夯实铬、镍资源安全保障基础。
  对于推广钢结构建筑计划,不锈钢具有高强耐蚀、绿色低碳、可百分之百回收利用的优点,是钢结构及建筑维护系统的首选材料。据介绍,经两年的推广,太钢建筑用不锈钢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大型高端公共建筑、工业、厂房、民居建筑等领域。
  “下一步,太钢将积极建议钢协联合住建部、相关行业协会、设计院等部门,组织相关会议及学术研讨,将建筑用不锈钢系统化纳入现行标准或制定新标准,以更好推广、引导和支持TJ系列、TES系列、护栏板用等建筑不锈钢的发展应用。”盛更红分享了未来针对下游的发展计划。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