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志会 实习记者 马国君
“对外服务人员要执行‘两点一线’工作制,每天2次体温报备,现场区域消毒不少于2次……”3月23日,河钢承钢工程公司市场管理室主任崔健正通过视频会议为即将“出征”的职工做防疫知识培训。
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河钢承钢工程公司本着疫情防控和经营创效“两不误”的原则,针对今年春节前签订的合作订单,与客户积极沟通复工时间,正式吹响了复工“冲锋号”。
利用空档期研究新技术
“张经理,请放心,我们会按时到达!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这次复工后我们有信心提前1周完成安装任务。”3月25日,河钢承钢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刘东旭接到客户电话后说道。随即,刘东旭逐级上报提出复工请求。3天后,刘东旭带领团队深入客户施工现场,提供环保设备安装服务。
到达客户施工现场后,刘东旭和团队在做好自身严密防控的同时,展开了2台环保设备的安装工作。基于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队员们快速上手,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稳步推进,实施过程中由于客户订购的焊条尚未到货,队员们现场取材,利用客户现有的普通焊丝,通过高端焊接技术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同河钢承钢合作,每次都有惊喜,你们值得信赖。”该客户称赞道。目前,刘东旭带领团队已经完成2台环保设备的前期安装工作。
去年,刘东旭带领团队以炼钢转炉一次除尘超低排放项目为支点,撬动了炼钢转炉超低排放市场,仅超低排放项目就创效1000余万元,并在环保设备安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疫情期间,刘东旭的团队无法开展对外业务,他们将空档期当作提升期,着手研究超低排放新技术,通过引进新的安装技术,及时修改了技术服务方案,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了工期,为客户提前复产争取了时间。
为客户带来贴心的精准服务
3月30日,在辽宁省某家熟料加工企业厂房内,一支身穿红色工装的队伍正分散在厂房各处,队员们有的在更换辊套,有的在调试液压缸,还有的在更换减速机配件。此时,在距离产线20米的主控室内,河钢承钢工程公司焦化作业区技术员、项目经理韩宇正在对传动系统进行调试。
“该项目原本今年正月初五就准备动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推迟到了现在。其间,我们多次与客户通过视频沟通施工细节,做到了每一项技术服务都精准无误,充分满足客户需求。”韩宇介绍说。
在对接过程中,韩宇还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为客户进行了粉磨机自动系统升级改造,使得粉磨机原来的自动启停功能升级为根据客户需求自动对上一道工序进行粉磨,提升了自动化水平,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自从河钢承钢工程公司机构整合后,此前一直在市场承接检修技术服务业务的韩宇的对接领域拓宽了很多,使得自身的机电、信息化、通信等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机构整合后,我们对接市场的底气更足了!”韩宇自信地说。
好口碑让外部订单纷至沓来
3月27日,在河钢承钢工程公司钢结构作业区制作厂房内,李浩东、刘景涛、赵福才等职工正在进行钢结构件的紧张制作。切割机的声音、氩弧焊的弧光、天车的移动声等充斥在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从3月初到现在,我们一天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加紧制作钢结构件,希望早日送到客户手里。”该作业区作业长黄荣民说道。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基于前期在市场上的良好口碑,该公司钢结构件的制作订单逐渐增多。黄荣民带领职工针对每一笔订单,坚持提前制订项目施工技术方案,及时查漏补缺,从而更精准地满足客户需求。
因为客户对钢结构件的弯度要求不一,需要该公司职工在制作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制作。为此,黄荣民将做过的每一个钢结构件弯度进行收集,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讨论,提升这方面的制作水平。
“虽然很累,但是一想到客户满意的笑容,我们立即精神百倍。”李浩东说道。
截至3月底,该作业区已成功供货北京博鹏中科环保科技公司、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公司等客户,客户满意度达100%。
《中国冶金报》(2020年04月08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