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多元产业

深化“党建引领+”体系建设 开创现代港口发展新局面
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走笔

2020-11-09 11:05:00

  远处是绵延的海岸线,碧波荡漾,近处是鳞次栉比的门机设备,紧张忙碌。

  11月6日下午4点整,承载75400吨的外贸铝矾土印尼籍货轮“地平线”缓缓停靠在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码头4#泊位。在做完例行检查和疫情防控措施后,卸船作业迅即展开。只见6台门机一字排开,偌大的抓斗高效迅捷地抓取货物,现场门机司机、舱口指挥、地勤人员、倒运车辆各司其职,再次向着铝矾土船舶装卸纪录发起冲击。

  今年以来,在这个港口,铝矾土卸船纪录已经连续被刷新了7次。而就在前不久,刚刚创造的铝矾土单船作业效率为430吨/台时。

  “你看,这类巴拿马级的铝矾土船舶,我们可以在40小时左右就卸装完毕,如果是矿石船舶,卸率则会更高。”黄骅港公司第一党支部书记、码头负责人郑伟栋指着高耸的门机介绍说。

  而就在不远处的口岸楼LED大屏幕上,“喜迎十九届五中全会,迎接‘十四五’计划挑战”的标语清晰且温暖,为整个黄骅港公司烘托出浓浓的奋斗热情。

  “作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既要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又要做好企业发展的掌舵者。特别是,要扎实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形成合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团结职工的核心,培育党员干部的摇篮,保驾生产经营的堡垒,驱动企业发展的引擎。”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党委书记张小五说。

  以“一旗领三红”特色党建品牌为依托,以强有力的党建体系保障平安港口持续稳健,引领效益港口经营转型,提升绿色港口科学管理,保驾智慧港口长效发展,助力幸福港口落地生根,已经成为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的重若千钧的“制胜砝码”。

  在黄骅港公司海关监管区和进出门磅道区域,司机下车后磅道自动称重,参数票据自动打印,安保系统自动识别,洗车平台自动开启,车辆从上磅称重、识别取票到清洗离场,如行云流水、高效快捷。而这么繁琐的作业流程却看不到一名操作人员。

  “我们用两年时间,积极对标智慧港口先进典型,并依托河钢集团自有智能化平台建设力量,结合黄骅港公司生产经营实际,着力打造河钢集团自己的智慧港口。如今码头智慧化管理已初见雏形,生产调度、经营分析、库场管理、船舶作业、日常办公都有配套的成熟智慧化平台做支撑。”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设备技术科科长董彬骄傲地说。

  在黄骅港河钢码头,不仅有党建引领的科技创新,也有党员干部职工创造价值的舞台。

  “这些年,我从大钢铁城挥汗如雨的炉前工学习转变为一专多能的新时期“老码头”,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第三党支部“红色头雁”徐汪洋说,“黄骅港公司给了我们这些钢铁工人在工作上、经济上、学习上创造了优厚的条件,我更要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来回报企业和党组织的支持和信任。”

  黄骅港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源自在工人队伍中加强党建的引领。公司党委重点打造“头雁工程”,每个党支部选树一名“红色头雁”,头雁就是标杆、头雁就是榜样、头雁就是目标。现在的黄骅港公司,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

  在黄骅港公司有这么一句话,“人人是骨干,个个可成才”。只要能干、愿干、肯干、踏实干,黄骅港河钢码头就是你成长成才的舞台。可以说,这样一个开港只有几年的港口,却可以吞吐量、利润指标年年创新高,就是每一名干部职工的汗水和智慧筑造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牺牲。”如今的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化港口企业,年外贸业务量超1000万吨,并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黄骅港河钢码头人正用创新、实干的行动,全力为“十三五”计划的完美收官做出自己的贡献;用崭新、向上的面貌,迎接“十四五”计划的机遇与挑战。

  在黄骅港公司,每8个人中就有一名“明星员工”,明星单位更是不胜枚举:董学文,连续11次荣获“一旗领三红”岗位标兵;张冲,多次刷新船舶装卸单机作业纪录;商务一部,连续10个月荣获“一旗领三红”优秀经营团队;董彬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5项,实现降本增效100余万元,门机起升机构传统钢丝绳防转器的改造荣获“2018年度冶金行业优秀QC成果”……

  “公司给我舞台,我为企业添彩。”正是每名干部职工的自我超越,推动黄骅港河钢码头整体发展。2020年1-10月份,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吞吐量首次突破1400万吨大关,达1419万吨,同比增长12.4%,提前三个月超去年全年吞吐量水平;外贸业务量977万吨,同比增长225.7%;实现收入同比增长61%,利润同比增长74%。单月吞吐量、外贸业务量、营业收入、平均港杂费等多项经济指标刷新历史纪录。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已经成为环渤海港口群最大的进口铝矾土基地和印度铁矿现货市场。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