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朱小坤代表:坚持创新 加快全球化布局

2020-05-22 09:30:00

     本报两会报道组  陈晓莉 何惠平

  “机会对每个企业都是平等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捕捉到、抓得住。”5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接受《中国冶金报》云采访时表示。
  朱小坤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该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思考。为应对未知的挑战,中国企业必须提升自我的应对危机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力度,将主业做精,加快全球化布局。
 
  “减”与“降”举措增强“增”和“长”信心
 
  “尽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报告,却有着很多‘减’与‘降’的举措,更让我们看到了‘增’和‘长’的信心和希望。”谈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朱小坤深有感触。
  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发展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为战胜疫情注入了新的底气。
  他表示,报告提出了“六稳”“六保”以及各项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强调留住青山、赢得未来等,每一条每一点都振奋人心。
  “对于企业而言,在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就是要做好企业自身工作,不仅要增强发展的信心,而且要加快创新步伐,加大创新力度。”朱小坤说。
  据悉,天工国际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研发生产粉末冶金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有效规避了贸易壁垒。
  朱小坤表示,天工国际将继续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辜负员工、行业和国家的期望,既要保就业,也要保发展。
  “今年,我们不但不减少一名员工,而且要在保就业保民生中尽到我们的一份责任,将新增10%的员工,同时员工待遇还要实现增长。”朱小坤代表强调。
 
  天工国际实现逆势增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第一季度钢铁行业整体利润率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天工国际实现了逆势增长,订单充足,各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营收同比增长18%,其中精密切削刀具出口同比增幅高达70%。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天工国际反应迅速,抓住了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朱小坤介绍。虽然公司产品出口占比大,外贸受疫情影响明显,特别是工模具钢。但作为高端新材料生产商,该公司抓住口罩用模具以及医疗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最佳契机,全力生产配套防疫物资生产的模具钢材料,扩大天工产品市场占有率。
  “伴随着国内市场的有序回暖,面对工模具钢外贸出口萎缩,天工国际扩大工模具钢内销,来弥补出口减量。”朱小坤说。
  此外,天工国际还积极利用线上销售平台,如亚马逊、天猫等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大发展不会受到疫情的太大影响。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在面对挑战的同时,将逐步恢复元气。天工国际上半年营收将保持增幅目标不动摇。”朱小坤表示。
 
  以创新赢得更大市场
 
  近两年,中美经贸摩擦加剧,对我国出口造成了困扰。“我认为,无论全球经济环境如何变化,中国经济强劲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就拿天工国际来说,我们的高速工具钢占全球市场的35%,模具钢占全球市场的19%,占有率不断提升。”朱小坤强调。
  不过,他也坦言,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以来,天工国际在美国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模具钢扁钢。面对贸易壁垒,天工国际积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申诉,应诉美国反补贴诉讼抗辩成功,成为中国唯一获最低税率出口的钢企,并与客户一起积极拓展美国市场,今年初以来,天工国际的产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上半年有望实现同比增长15%以上的目标。
  “天工能通过39年的努力成为世界工模具钢强企前两强、中国第一,凭借的就是创新;产品生产不仅专业化,而且实现了高端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很多产品替代了进口,保证了业绩的持续提升。”朱小坤认为。
  据介绍,面对粉末冶金、3D打印用高端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天工国际于2018年启动建设了中国首条粉末冶金工业化生产线。在没有可借鉴、全凭摸索的情况下,天工人用了不到20个月的时间将这条生产线建成并投产。目前,该生产线已实现了稳定量产,产品分别应用在复杂刀具、双金属锯条等高端领域,完全取代了进口。到今年底前,该公司将考虑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满足3D打印增材制造的更高需求。
  与此同时,5月18日,天工国际与宝钛围绕共同拓展钛及钛合金市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研发和生产包括3D打印新材料在内的丝材、棒材、板材等民用产品达成共识,将共同出资建设钛及钛合金民品生产基地和新材料研究院,打造中国最有影响的钛合金民品产业研产基地。
  “天工国际将坚持做精做强主业,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国际化布局,创造更辉煌的未来!”朱小坤强调。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