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完善法规建设 促进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2021-03-12 10:18:00

 陈丽湘
  钢铁行业是我国严格控制发展的产业,近几年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和修订了多部法规性文件,为钢铁工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三钢闽光董事长黎立璋发现,目前还存在部分法规、办法修订较慢、配套实施细则不够完善等问题,甚至出现了我国钢铁产量越控越多的奇特现象。
  为此,黎立璋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提出了“完善法规建设 促进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的议案。
  规范相关法规修订周期
  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黎立璋具体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规范相关法规、办法的修订周期。涉及钢铁行业管理的众多法规、办法要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建议每五年进行一轮审视和修订。对技术发展快、外部条件变化大的,可缩短修订周期,或以《通知》的形式对少数条款进行及时修订,做到与时俱进。
  二是及时制定新政策、新法规。邀请相关专家和钢铁协会,根据钢铁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谋划和制定引领、指导行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法规。
  三是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法规。为确保法规的严格落实,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奖惩机制,并严格监督核查。核查工作应组建多个专家组,从敏感地区、问题企业入手,交叉进行严格核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和问责。
  在全国两会上,黎立璋一直积极献言献策,去年提出了关于支持三明新材料产业发展、关于许可再生钢铁料进口等七项建议。黎立璋对记者表示,这些建议都得到了重视和回应。如许可再生钢铁料进口建议,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重视并联合下文调整相关目录。
  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符合《再生钢铁原料》(GB/T39733-2020)标准的再生钢铁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再生钢铁原料分为7个类别,重型、中型、小型、破碎型、包块型、合金钢、铸铁。至今已有多批次再生钢铁原料进口。
  “碳中和”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之一。在“碳中和”和钢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未来钢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黎立璋对记者表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30·60”目标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各行各业都很重视。钢铁企业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主体,行业内已在提高工艺效率,调整冶炼长短流程占比,采用高炉非碳还原工艺,实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及消费国,钢铁产业是我国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黎立璋认为,钢铁企业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目标,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施低碳转型,将引领行业向更加绿色、更高质量、更强国际竞争力发展。若不能跟上,就会落伍,甚至会被淘汰出局。
  将重点完善产能布局
  作为三钢闽光的董事长,黎立璋在谈及公司未来战略规划时表示,在“十四五”时期,三钢闽光仍将专注主业发展,持续做优做强。其中重点包括:完善产能布局,完成各基地工艺装备改造升级,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围绕“一中心、三协同、十个系统”总体要求,结合应用5G工业网、大数据平台等技术及资源统筹推进智能制造。
  黎立璋进一步谈到,三钢闽光将持续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区域市场变化,充分利用福建省内唯一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有利地位,充分发挥区域龙头企业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行业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区域产能布局。
  2020年6月,三钢闽光完成了对罗源闽光的重组,这是三钢闽光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1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三钢闽光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黎立璋表示,公司上下要提高站位、眼睛向内、苦练内功,认真谋划好转型升级、集团化管控等重点工作;要加强工序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系统协同降本能力;要强化市场形势分析、研判,灵活采购策略,把握好采购节奏;要坚持“厂商双赢”理念,充分运用闽光云商平台,在保证资金安全管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着力解决上下游资金压力,促进以三钢闽光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健康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