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永钢吴惠芳:脱下军装,扛起担当

2021-06-01 09:37: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宋世亮 黄智强 摄影报道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村史馆,各地前来参观取经的人员络绎不绝。如今的永联村,已经从一个传统的苏南农村发展成中国农村现代化小镇,走在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成为闻名全国的富裕村。说起村里的巨大变化,父老乡亲们纷纷对记者说,这一切是与现任村党委书记吴惠芳退役16年来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分不开的。而作为一名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吴惠芳却说,这是他的使命责任。
图为吴惠芳
  吴惠芳:我作为一名党员,而且还是永联村的党委书记,我的使命责任就是带着农民兄弟实现共同富裕。在10.5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我所在的村,包括我们的乡村企业,现在发展演变成为了一个小镇,而且它还走在了全国农村发展的前列。
  能够带动永联村在新时代如火如荼地发展,得益于吴惠芳25年军旅生涯的培养和积淀。1980年,20岁的吴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学院学习军事指挥,由于表现突出,入学第二年就入了党。军校毕业后,吴惠芳随部队参加边境作战,经历了血与火的历练,一步步成长为部队优秀指挥员。1998年,时任团政委的吴惠芳率领部队赴九江抗洪,随后,又参与组建全军第一支两栖机械化步兵团,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年仅42岁就担任某师政治部主任。2005年吴惠芳转业时,原本可以进省城杭州安置,但父亲吴栋材两次来找他,动员他回家乡农村带领乡亲们谋发展。
图为吴惠芳在进行抗洪战前动员
  吴惠芳:第一次听父亲讲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感到很不可思议。1980年,我复读参加高考,就是想要离开农村、走出农村,怎么可能25年之后还要再回到农村呢?
  吴惠芳的父亲吴栋材是永联村的老书记。1978年,这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三等甲级伤残军人回到永联村,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带领村民们建起了后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永钢集团,完成了穷村变富村的华丽转变。后来,永联村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急需高素质管理人才,老吴书记在四处招贤纳才的同时,也将目标锁定了自己的儿子吴惠芳。
  吴惠芳:我父亲1978年在村里担任书记,1984年村里自筹资金30万元办起了钢厂,几十年来,他把村庄建设和企业发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
  面对年近古稀的父亲和那双期待的目光,吴惠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答应了父亲。2005年秋天,吴惠芳自主择业回到永联村,经组织推荐、上级考察和党委任命,担任了村党委副书记,同时被永钢集团董事局任命为集团副总经理。
  吴惠芳:作为一个儿子,面对一个近70岁的老人,我到永联村工作是尽忠与尽孝的统一。既是对父亲负责,更是对老百姓负责,也是对党忠诚的体现。我们在部队的时候,带兵备战,保家卫国,践行宗旨,但是发展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同样是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回到永联村后,为了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特点,吴惠芳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深入乡村一线和企业的生产车间了解民风民情,多次与村干部、企业干部座谈交流,以便尽快摸清村里企业的情况。
  吴惠芳:在部队25年时间的积累,让我到永联村工作之后能够较快、较好地进入角色和履行职责。当时,我每天凌晨4、5点钟就起床,学习农村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确实进入了一种理论换装、知识更新的恶补状态。
  25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了吴惠芳融入骨髓的锐气和坚韧,培养了他把握大局、判断趋势的能力素养。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永联村成为了张家港的首批试点村。吴惠芳当即主导制定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永联的决议》,并绘制出一幅永联小镇的规划图。
  吴惠芳:当时我组织了一些同志,把村里所有的河道、道路、建筑等等,准确地标识到地图上。10年以后永联村的空间规划是什么,永联村今后的模样是什么,已经有了一个轮廓和规划。
  十多年来,这张地图被不断修改,一个新农村的轮廓在苏南大地逐渐成型。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们全搬进了楼房,村里还建起了苗木基地、粮食基地、花果蔬菜基地和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图为永联小镇
  永钢集团是永联村的村办企业,1984年创办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集采矿、炼铁、炼钢和轧钢为一体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吴惠芳发现,全体6000名员工中,本科生仅有37人,难以支撑永钢集团未来的发展。于是,吴惠芳提出了加大力度引进大学生的建议。
  吴惠芳:钢铁企业对设备设施、技术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你只有先进的设备设施,没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那就产生不了良好的效果,设备就发挥不出最大效能而变成废铜烂铁,要想设备和人实现最佳结合,唯有招收高学历人才。
  在吴惠芳的主导下,永钢集团从2005年底开始每年招收300名大学生,连续10年,共招收了3000人,使大学生在员工中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他还大抓企业文化建设,为永钢集团健康发展形成良好风气。
  吴惠芳:部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对企业同样重要。后来我们就成立了企业文化处,同时,把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也完善了起来,还建立了让组织更好发挥作用的一些考评指标体系,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发挥作用。
  2015年,吴惠芳接任永联村党委书记,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调整乡村治理结构上,逐渐构建了农业全产业链体系,一手创建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并举办“永联美食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将过去村委会一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多元、立体的乡村治理结构。
  吴惠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多的是经济指标,老百姓的口袋富了,经济收入有增长,产业方面有发展就可以了。我们永联村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转变,必须实现三个结构的转型。第一,是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二,是治理结构的转型;第三,是班子队伍结构的转型。
  回村担任干部这些年,吴惠芳将群众利益举过头顶,把“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不懈追求,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村里不仅建起了占地1500多亩的农民集中区——永联小镇,配套建起了农贸市场、医院、商业街、学校等现代化设施,还建立了养老尊老、助学奖学、生活补助等多项福利保障,并通过成立劳务公司、保安物业公司,吸纳了近1500名低技能劳动力就近就业。
每年年初一,永联村组织孤寡老人一起包馄饨过新年。图为2014年1月31日,吴惠芳和老年人在永联爱心互助街一起包馄饨
  吴惠芳:不让农民掉队,我觉得,既是党性,也是我们基层党委书记的责任。当你跟老百姓打交道多了以后,你更多的关注点,不会放在那些先富裕起来、走在前面的人,更多关注的是那些落在后面的群体,补齐他们的短板,提高整体的水平。
  在部队工作多年,吴惠芳有着浓厚的军旅情怀,为了帮助退役战友就业创业和发挥退役军人在社会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2015年底,吴惠芳招收300名退伍军人加入永钢集团,2018年还注册成立“橄榄绿驿站”,为社区退役军人提供帮助。
  吴惠芳:我们家两代村书记都先后参过军、打过仗,为退役军人提供帮助也是我们自然的情感表达。他们虽然退伍了,但他们的军人情结和对军旅生涯的怀念是一直存在的,我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现实的困难,让他们牢记自己曾经是个兵,退伍不褪色,在建设岗位上同样发挥好作用。
  作为村党委书记和企业领导,虽然手中掌握权力,但这些年吴惠芳始终像在部队时那样严格坚持党性原则,清正廉明,以公道正派的作风推进永联村的各项事业发展。
图为2016年5月21日,吴惠芳在永联村“两学一做”会议上强调戴党徽的重要性
  吴惠芳:比如说拆迁,有亲戚想要提前安置,他知道在我这儿行不通,就会去找我的母亲或者岳母来跟我讲,我就跟她们讲清楚,想要提前安置是不可能的,另外我也和家人讲清楚,你们不要接这样的活,我不会因为你们而放弃原则。
  吴惠芳的妻子在杭州工作,在部队时因为工作忙碌,他很少陪伴妻子和女儿,转业回到张家港农村这些年,他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永联村的事业中,与妻子和女儿聚少离多,依然是他的生活常态。
  吴惠芳:我在部队时就跟妻子说,等我转业以后,陪她走遍杭州的山山水水。她听了也很高兴,一下子买了几套运动服。后来几年时间过去了,运动服还是新的。村里太忙了,所以在这些问题上面对家人确实心里很愧疚。
  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谋发展。这些年,永联村的农业农村建设“现代化样本”引人瞩目,吴惠芳的奋斗和奉献也获得认可,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和全国道德模范,并作为新农村建设领头人和优秀退役军人的代表,站在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庆典群众游行的彩车上。
  脱下军装,扛起担当。退役16年来,从一名军队优秀指挥员到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者和带头人,吴惠芳践行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初心,在人生的第二战场,书写着一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对党和人民的热血忠诚。
  吴惠芳:我把25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部队,部队把培养了25年的吴惠芳也奉献给了永联村。虽然我离开了部队的岗位,在农村村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一致的。从军营到农村,变的是岗位,但不变的是使命、责任和初心。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陈灿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