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王石磊:为助力钢铁高质量发展贡献五矿力量

2023-02-16 09:45: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罗忠河 报道
记者 顾学超 朱亚明 摄影
 
  “中国五矿作为我国金属资源保障主力军,助力‘基石计划’,提高铁矿石等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确保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我们责无旁贷。” 2月12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会结束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五矿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石磊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基石计划’推出以后,中国五矿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2022年铁矿石经营量近5000万吨;自身的铁精矿产量突破600万吨,到‘十四五’末有望超过1500万吨。”
  稳经济、扩内需为中国五矿提供发展机遇
  据王石磊介绍,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五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国资委等上级部门的关怀指导下,迎难而上,统筹推进稳增长、抗疫情、保安全、防风险各项工作,金属矿业、冶金建设、贸易物流、金融地产四大核心产业齐头并进,全年营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9.2%,利润总额、净利润预计同比分别增长18.4%、28.3%。
  他说,中国五矿四大核心主业都与钢铁息息相关。在钢材和铁矿石贸易方面,随着整体钢铁行业终端需求的下降和钢铁价格中枢的下移,中国五矿尽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仍处于平稳的发展状态。2022年,中国五矿钢材经营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铁矿石的经营量近5000万吨。在冶金建设方面,中冶集团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得到了广大钢企的支持, 2022年新签合同额达13456亿元,其中冶金建设项目合同额突破1900亿元,占新签合同额的15%。加上金融地产,中国五矿在建筑业方面的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一年钢材消耗量估计达到1000万吨,其中仅宝冶钢构一家公司年用钢量就超过70万吨。
  谈到对今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形势的看法时,王石磊预计,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供需将继续保持高位。2023年,国家将进一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十四五”各类规划中明确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将对建筑钢材及相关设备用钢需求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同时,2023年房地产投资下行态势有望放缓,地产企稳对建筑钢材需求拖累将有所缓解。总体来看,2023年我国钢产量预计会保持在10亿吨以上。这些为中国五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2023年,中国五矿将继续以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为战略愿景,以‘矿业报国、矿业强国’为初心使命,以金属品种谱系、前瞻性战略布局、产业链培育、产业能级提升、人才强企‘五大行动计划’为主线,强化产业载体支撑;以创新引领、治理有效、数字赋能、安全固本、品牌卓著‘五型五矿’为目标,强化治理管理保障,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强化资源保障和冶金建设能力,不断加强冶金建设核心技术攻关,为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五矿力量。”王石磊充满激情地说道。 
  两方面助力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提升
  在接受采访时,王石磊对“基石计划”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资源保障问题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短板、弱项。党的二十大报告先后两次提到资源保障,强调“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我国连续6年铁矿石进口量超过10亿吨,连续8年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矿产资源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基石计划”从铁素资源三大主要来源入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从而提升我国钢铁行业资源保障能力。
  王石磊表示,中国五矿作为我国金属资源保障主力军,2022年提出了“五大行动计划”,其中“前瞻性战略布局行动计划”和“产业能级提升行动计划”就跟铁矿石资源保障密切相关。
  “一方面,我们加大在手资源开发力度,提升产业能级。”王石磊介绍,2022年,铁精矿产能突破600万吨。同时,通过新建、扩建、技改等方式,持续扩大铁矿石和铁精矿产能,提升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他透露,2022年,陈台沟铁矿1100万吨/年铁矿石采选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旗下安徽开发矿业、鲁中矿业等主力矿山扩能技改也正在进行,预计“十四五”末将形成安徽、山东、辽宁、河北四大生产基地,实现铁矿石产能4000万吨/年以上,铁精矿产量1500万吨/年以上。 
  “另一方面,我们大力推动获取、并购重组新的矿业资源项目,不断拓展我们的矿山版图。”他继续介绍,2022年,中国五矿对近年来重点跟踪和关注的近10个铁矿潜在资源项目进行了详细梳理,并纳入资源项目库,并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动资源接续项目落地,实现战略布局。
  他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今后,中国五矿将紧紧围绕“矿业报国、矿业强国”的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入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加快项目落地、加速产业培育,持续提升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