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观点评论

“脱实向虚”魔咒如何破?

2022-08-25 10:17: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指有效发挥货币或金融的媒介与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的媒介效率、分配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风险治理与金融监管得以加强与改进,促使金融业快速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金融资源配置不当、金融“脱实向虚”、潜在风险隐患增加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脱实向虚”从何而来?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是以货币资金融通实施资源配置的活动。马克思指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属性,一经产生,就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离,客观上存在二者不相一致的情形。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是商品自身内部客观存在的“实”,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是进行商品交换的“虚”,用来与别的商品相交换之对立的外化形式。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货币周而复始地在商品流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即使退出流通进入消费,尤其当货币仅作为纸币发行流通时,往往会导致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不对应,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就有可能发生。货币金融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时序之间分配金融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单纯以超发货币、扩张信用来支持经济增长,那么超发货币和信用膨胀就会造成风险积累、杠杆率提高,导致货币或金融业的发展与实际经济增长、实体经济发展疏远。
  金融衍生品(股票、债券、期票等)及金融衍生工具(远期、调期、期货、期权等)的出现加速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金融是通过货币融通、金融交易活动实现资源配置的。当经济资源的实际流动逐渐被掩盖在货币金融流转的洪流之下,而货币金融交易自身成为目的时,以经营货币金融为业的专门机构和人群就应运而生,且专门机构或参与者感兴趣的只是买卖资产或资产交易收益,而不是资产本身的用途及其盈利能力,这时,货币或金融活动“自我实现”和“自我强化”的运动特征就得以凸显,其经常与其赖以产生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去甚远,导致资金或金融“脱实向虚”乃至“以虚生虚”成为常态。在市场交易中,资金融通借助存(贷)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能够有效实施资源配置,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运行风险等也将随之产生。
  金融衍生品是以金融原生品的价格波动为基础而生的。在金融原生品上,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若即若离;而在金融衍生品上,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被彻底割断了。因此,金融衍生品与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促使经济社会大规模地规避、转移风险,增强流动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信用膨胀、金融衍生品与金融衍生工具将导致货币、金融行为扭曲,加剧经济的虚拟化。要破除“脱实向虚”的魔咒,金融必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发挥货币金融的基本职能,实现有效配置资源。
  坚持本源的原因何在?
  实业兴则金融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本源。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从起点上,货币金融和实体经济(商品)具有同源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源于马克思的重要论述。马克思指出,货币是和其他一切商品相对的一般商品,这从起点上揭示了货币金融和实体经济(商品)的同源性。二是剩余价值与利润来源具有同一性。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却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在流通或商品交换中不创造价值,即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均不能产生剩余价值。从产业资本中派生出来的现代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派生形式,参与了利润分割。三是从货币职能看,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有效发挥货币的媒介与资源配置功能,决定了金融业的内容、方向。回归有效配置资源和利用的功能,是金融业安生立命之本。金融业的收益源于实体经济创造剩余价值的转化,服务实体经济是本源,应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现代产业体系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包含了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等基本要求。实体经济是产业体系的肌体,金融则是产业体系的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金融业中的支付体系、投融资活动支撑实体经济运行,二者密不可分。一是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流动资金贷款。企业生产要有原材料、半成品等的投入,生产出的产品还需要经库存、运输环节才能卖出,流动资金支持了企业的连续运转,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二是与投资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活动。如实体经济进行研发投入、设备更新、技术工艺提升、产品升级乃至新建企业等都需要投资,金融的融资服务(包括银行提供信贷支持、资本市场融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和金融市场提供的服务)能够支撑实体经济正常运行。三是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双创”等,发挥金融的融资功能,为实体经济服务。四是引导资源从低效率的实体部门转入高效率的实体部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流动性基本稳定。
  强化制度安排,让金融活水更加顺畅地流向实体经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立业之本,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应准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坚决防止金融衍生品的过度使用,防止采用过高的金融杠杆率;防止金融产品的价格经常脱离其赖以产生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防止“脱实向虚”乃至“以虚生虚”成为常态;抑制或打击对金融产品与衍生品价格变化的追求甚至操纵,消除金融市场远离实体经济的基础。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完善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机构布局,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着力强化实体经济、抑制虚拟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金融活水更加顺畅地流向实体经济,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互促共进、共生共荣。
  提升能力的路径有哪些?
  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安排。完善货币政策“稳中求进”的政策安排,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与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有序流向实体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支持,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抗风险能力。首先,强化金融资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完善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等的资本支持措施,加大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的金融资源支持力度。其次,集中金融资源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继续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增加技改贷款,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等。最后,强化金融助力“三农”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拓展涉农金融产品创新,拓宽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渠道。
  积极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普惠金融。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健全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首先,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抓手,以引导社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通过引导社会上庞大、分散和无序的资本有序流向实体产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低成本、精准有效的支持。我国有上亿家中小微企业,仅有3000余家持牌的中小银行为其服务,显然在数量上是不足的,需要增加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信贷的金融机构;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如普惠小微贷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其次,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增强客户识别、信用评价、贷款定价以及风险管理能力。支持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专项金融贷款,增强其融资可得性,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保障其权益。最后,推动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配套机制,利用云计算、智能化等数字技术,完善中小微企业征信系统、财务数据等,以利于信用贷款。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要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突出前瞻性、直达性、精准性和引导性,构建常态化、便捷化、网络化的对接机制,扩大企业信用信息共享覆盖面,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为实体经济提供准确的资金成本信号,实施有效的资金周转;为实体经济提供便利的交易方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便捷度,不断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不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的门槛与成本,持续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要扎根在实体经济中,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同时,作为自身发展的出发点,促进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是基本前提。有关部门应持续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流向实体产业,提高实体经济乃至经济体系的抗风险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重点领域的风险,在提升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输血功能时,能够有效避免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导致的风险。金融业应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审贷放贷流程智慧化再造,综合工商、税务等多维数据综合评估企业经营状况,降低金融运行、风控成本,提升其融资服务效能,掌握企业经营全链条的“数字足迹”与风险情况,提高信贷融资的可得性、安全性。(何立胜 杨志强

(作者何立胜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兼任长三角研究院院长,杨志强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讲师、博士)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