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中汽协:产销量下降未有效缓解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0%

2019-05-15 09:46:00

  5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4月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05.2万辆和198.05万辆,分别同比下降14.45%和14.61%。

  记者注意到,今年前四个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838.86万辆和835.33万辆,同比下降10.98%和12.12%。

  从年内产销完成情况来看,行业产销整体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17日流传的发改委拟定《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的征求意见稿,目前没有落实时间表。

  对于4月份销量下滑幅度加大,许海东认为,上半年会延续下滑态势,希望7月份或8月份销量能够反转。

  中汽协表示,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消费信心不足。另外,受国五国六标准切换的影响,消费者对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期待及观望情绪明显。随着国家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基建投资对消费市场促进作用的逐步显现,对全年汽车市场的稳定发展充满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传统燃油车型市场并未完全脱离“寒冬”,但新能源车型市场销量在今年前四个月依旧延续去年较好的表现,累计产销分别完成36.8万辆和36.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5%和59.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6万辆和27.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万辆和8.2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辆和230辆。

  销量下降未有效缓解

  自主品牌市场降幅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受春节后车市恢复较慢影响,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8.47万辆,环比下降29.83%,同比下降27.8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13%,占有率比上月下降4.13%。

  其中,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广汽、长安、吉利、长城、华晨和奇瑞;累计销售新车175.17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45%。值得一提的是,与上月相比,除一汽和华晨销量小幅下降以外,其他八家企业均降幅明显。

  此外,4月份,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8.69万辆、35.46万辆、15.14万辆、7.46万辆和1.02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4.57%、22.52%、9.61%、4.73%和0.65%。与自主品牌类似,上述外国品牌销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挫,韩系和法系降幅尤为明显。

  总体而言,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品牌销量小幅增长,德系略降,其他国别品牌均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对于上半年销量难以转暖的原因,中汽协表示,1月份的汽车下乡政策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相关部门没有拿出真金白银促使政策落地。其次,发改委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征求意见稿仍没有确定具体时间表,“悬空”的补贴政策和政策助力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使得很多消费者持币待购。

  此外,由于今年7月1日,全国多地就要正式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使得国五车型销量受到明显抑制。从主机厂的排产调整、经销商的延缓进货下单,到消费者的观望气氛浓厚,都进一步加剧了销量的止步不前。

  许海东认为,相较于国外品牌,自主品牌受到国六排放标准切换的影响较大,毕竟大部分自主品牌仍是国五车型。此外,宏观经济也对消费信心产生影响。7月份之后,伴随着国六政策切换完成,结合去年7月份的销量基数比较低,他预计今年7月份的销售数据有望转喜。

  车市表现分化明显

  新能源车销量涨势喜人

  相较于整体汽车市场的“寒意”,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呈现出“热火朝天”的高增长态势。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万辆和9.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0%和18.1%。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完成华丽转身。4月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万辆和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2%和9.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万辆和2.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6%和50.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辆和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4.5%和87.5%。

  纵观今年前四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6.8万辆和36.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5%和59.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6万辆和27.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6.1%和65.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万辆和8.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3%和43.7%;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辆和230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4.8%和289.8%。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最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实施后,国内新能源市场或将受到技术革新和成本控制的冲击。但可喜的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相比之前已经日渐成熟,2019年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是转折的一年,同时也是新能源时代开启的新元年。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