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杨立文 通讯员 王宇
一套打通销售、采购、生产、质量、财务、成本、库存和发货等关键管理流程的信息系统在首钢京唐建成并顺利投用。2019年7月1日0时~7月3日20时,首钢京唐产销一体化系统首次月结顺利完成。“月结顺畅是检验产销一体化系统成功运行的重要标志。”首钢京唐公司领导表示。
随着产品档次的不断升级,首钢京唐越来越认识到构建生产运行协同高效新格局的重要性。2019年初以来,首钢京唐科学谋划产线分工、资源调配,把保证全系统顺稳作为重要抓手,建立科学运行评价体系,坚持对标缩差,坚持协同高效,提高全系统运行效率,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筑牢基石——
构建以高炉顺稳为中心的
生产组织体系
高炉生产的长期稳定顺行是全系统生产稳定乃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年初的职代会上,围绕2019年目标任务,首钢京唐就确定了“坚持以高炉顺稳为中心,实现全流程高效运行”的工作思路。
首钢京唐强化高炉技术操作、原燃料质量、设备运行三大基础管理体系,深化铁前一体化管理,完善运行监控和技术管理,推进大比例碱性球团应用,全面提高高炉运行水平。该公司在炼铁部各作业区落实作业长制,强化值班室的管理职能,同时狠抓原燃料管理、仓位管理、出铁制度以及各种非常态事件的处理,强调外围稳定是高炉顺稳的基础。他们每周召开技术例会,通过周分析、月分析掌握重要参数的变化情况,制订下一步高炉的操作规范以及调整方向,同时总结高炉冶炼规律,固化至高炉操作技术手册。
“注意,控制提球比节奏!关注煤气转变过程!”在该公司技术人员的指挥下,操作者正稳步进行碱性球团的添加。2019年5月16日,该公司高炉炉料提升球团比至35%;5月22日,球团比达到45%;6月10日,高炉球团比达52%;6月23日,高炉球团比再次刷新纪录达到55%。在提球团比过程中,该公司两座高炉压量关系平稳,炉况持续稳定。
在钢铁冶炼中,高比例球团矿冶炼是未来高炉炼铁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提升高炉大球团比冶炼能力,不仅为钢铁厂全线的生产稳定运行奠定基础,而且在节能降耗、环保排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钢京唐持续探索大比例球团的技术应用,逐步探索出了与现在生产相适应的大球比冶炼规律。在开展大球团比冶炼技术攻关过程中,该公司制造部、首钢技术研究院、炼铁部技术人员组成的攻关组,稳中求进,对碱性球篦条糊堵、还原膨胀率高等制约性难题进行攻关。他们通过前期7次工业试验摸索以及结合实验室试验、相关文献记载等,最终确定矿粉碱金属含量跟球团还原膨胀存在对应关系;攻关组通过改善造球、优化焙烧温度、严格控制矿粉碱金属等措施,平均还原膨胀率达17.6%,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今年上半年,首钢京唐铁水成本同比降低65.1元/吨。
驶入快车道——
构建以深化对标缩差为核心的
过程管理指标体系
与先进企业全面精准对标,用各项指标数据寻找差距,赶超先进,助推首钢京唐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2019年,首钢京唐以2018年先进水平为基准,继续通过对标浦项、宝武等先进钢企,开展“质量、效率、效益、成本”全方位对标。该公司建立达标追赶激励机制,以达标率、进步率为抓手,加强对产品制造和流程管理差异点分析,聚焦指标差距背后的管理问题,推进对标管理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实施指标分类管理,巩固提升已达标指标,强化提升初见成效指标,着力提升高炉利用系数等54项进步缓慢的指标,全面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水平。
首钢京唐在与先进企业的对标中,围绕生产指标建立了一贯制管理、用户管理、过程管理、重点指标的“四合一”对标体系,开展全面、精准对标,并针对对标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该公司以宝钢股份和湛江钢铁为主要对标对象,其中铁前工序钢铁指标全部与湛江钢铁对标。同时,该公司钢后工序鉴于产品结构、指标定义和统计口径等方面的差异,兼顾梅钢、马钢、迁钢、韩国光阳等企业先进指标,确保“真对标、对真标”。首钢京唐对各工序的指标按照绩效情况及与先进企业的差距设定权重,并根据权重高低将指标分为“重点指标”和“一般指标”两个级别。重点指标为反映该工序的综合过程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的指标,每个工序的重点指标在2项~4项;一般指标为该工序的短板指标。
首钢京唐生产管控部门制造部通过与先进企业生产管控管理的对标,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组织收集技术攻关、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生产组织等4大类36项重难点问题,实行了“挂牌督办”制度,解决生产难题,提升各专业工作效率。该公司计划室项目负责人李国昀与相关作业部、产销系统开发人员、销售部、营销中心业务员多方调研,提出开源节流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向销售部、营销中心提报定向合同,调整轧制工艺,提高不同牌号板坯通用性;另一方面利用产销一体化系统,在每月新合同下传后第一时间组织库内无合同板坯寻挂单,提高板坯可对应性,同时针对唯一流向的品种,提前按周进行梳理,对板坯可轧制订单准确把控,降低无合同板坯库存。今年6月份,该公司板坯库减少资金占用7500万元。
在对标过程中,该公司炼钢作业部组织相关人员陆续到浦项、现代、宝钢等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进行考察、学习,选取了14项能够代表转炉、精炼及连铸各工序技术水平的指标。每一项指标均由该公司部领导亲自挂帅,明确责任人、具体举措及完成时限等,每天通过部早调会的平台发布攻关情况,每周及时总结攻关进度,做到日日明差距、时时追先进。该公司通过优化指标分类、明确攻关责任、强化目标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IF钢(无间隙原子钢)碳含量控制、工序成本、钢包自开率等多项对标指标均得到提升;彩涂板事业部围绕制约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组织专人到先进企业进行对标学习,逐步摸索规律,一举解决了锌花不均和钝化不良的问题。
安装加速器——
构建以钢铁信息化框架
为依托的产销一体化体系
运用信息化手段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而构建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则成为了首钢京唐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首钢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是钢铁行业当前集成水平最高、架构最完整、管理流程最高效、实践效果最佳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也是钢铁行业竞争力第一梯队的突出标志。2019年6月,首钢京唐启动了产销一体化变革,推进了产销研的有机合作和无缝衔接。
在首钢京唐产销一体化系统协同办公界面上,经营分析、经营管理、制造管理、生产执行、过程控制等系统模块一目了然。首钢京唐每一项产品订单合同都要在每一个界面上体现,系统根据合同订单自动进行质量设计、生产计划排产,依次流转到相关作业部门,各部门根据系统命令执行生产操作,再将产出成品信息反馈给生产管控及销售物流部门,最后组织发运工作。其整个流程下来,所有数据和产品均遵循“数据不落地”原则,既有效地提升了业务之间的贴合度,又规避了人为干预的粗放风险,做到了系统的精准化控制。
2017年3月,首钢集团董事会批准了“首钢钢铁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立项,并于2017年7月启动。结合首钢集团、首钢股份以及首钢京唐的实际情况,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架构实现了“专业集中、流程一贯、产销一体、高效协同、全面掌控、快速优化”。首钢京唐质检监督部负责企业进厂原燃料及辅料、产成品等的检、化验,以及出厂产成品的质量终判、质保书打印管理等工作,涉及的种类和环节复杂繁多。产销一体化系统上线测试阶段,他们针对产销系统检验计划不全,硬度、粗糙度等平均值委托信息不全等情况,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信息不全的检验项目进行补全上传,确保产销系统检验信息准确。负责首钢京唐物流运营的运输部,针对产销一体化上线组建了专门的信息化团队。该团队成员深入到港口装卸产线,多次模拟影响生产正常运行的突发情况,确保物流系统与码头五号库智能物流系统实现功能对接,达到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完美结合,彻底打通物流运输的“任督二脉”。在上线测试环节,他们共搜集、优化测试问题452项,保证了物流板块与产销系统的顺利融合。
在2019年5月31日的产销一体化系统切换工作中,该公司共有1000余人参与,各方人员做好准备,与指挥部之间密切配合,时时沟通。“热轧切换,顺利!”“中厚板切换,完成!”“彩涂没有问题!”……2019年6月1日早7时57分,是个值得纪念的时刻:随着热轧1580产线首先产出第一卷产品,生产计划下发、质检判定、质保书打印、产品外发、厂内转库等功能正常运行,产销一体化项目在首钢京唐上线成功。
2019年7月1日,首钢京唐产销一体化成本系统、制造系统、生产PES(制造执行控制系统)、投料PES4个系统数据核对顺利完成;2019年7月2日,原燃辅料模块、厂务会计模块、产副品模块顺利并抛到成本核算系统……至此,首钢京唐产销一体化系统全流程各项指标参数都顺利实现了预期的设计运行效果。
《中国冶金报》(2019年08月13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