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金锋:中欧经济关系如何更上层楼

2019-08-16 09:00:00

        近日,关于中国公司在欧洲投资和收购大幅下降的报道引起舆论注意,这当然属于企业自身经营性行为,投资数量有起伏也符合普遍的经济规律,但笔者认为,局部经济活动与中欧、中德整体关系的诸多关联因素也值得观察。
  中国较有规模地投资欧洲,特别是在德国直接投资大致是近15年的事,且增长速度不断提升,最初深受德欧企业界和政府的欢迎与鼓励,但劳方有顾虑,担心中国企业会转移中方的管理制度模式,损害当地工人利益。2008年,德欧陷入金融危机时,出现过政企合力请中国前去投资,并努力化解本地劳方和社会对中国企业投资、特别是收购忧虑的局面,可以说,当时欧德主流对中资呈现出空前的“友好盛况”和“欢迎文化”。德国工会联合会的一位负责人曾对笔者说,几年的实践表明,中国企业入主后普遍遵守德国企业制度,甚至保留全部员工,不干涉企业管理,并给企业产品带来中国市场机会,受到劳工欢迎。而美国老板来了马上换管理层,把企业改制包装后再高价卖出去,赚了钱走人。
  形势在2016年前后发生了明显转变。随着中资企业在德欧并购投资数量不断大幅增长(在德国有些年份的收购数量甚至超过美国),当地社会和舆论关注度也迅速增加,出现了政治化炒作,有些欧洲媒体甚至渲染“黄龙要买下欧洲”,中国要通过收购欧洲技术超越欧洲,甚至称中国收购正在科技和技术上威胁德欧。媒体不断负面炒作,给中国企业在欧、在德正常的投资收购活动制造出的疑惑和恐惧气氛日盛,一些政界人士参与到中国“收购威胁论”的行列,美国也不断出面干预中资投资一些所谓有敏感技术企业的活动,向欧洲一些国家政府施压。在此过程中,德国等国政府在本国,同时也在欧盟推动出台政策措施,对中资企业在德欧企业并购和投资活动施加限制。政治层面的意见和决策进一步强化了欧德对中资的疑惧心态。虽然经济界整体、特别是企业多数依旧欢迎中国企业的加入。但可以注意到的是,中资在德投资较在其他欧洲国家有明显下降趋势。根据安永公司的统计,中国企业在德直接投资从2016年的68个大幅下降到2018年的35个,下降幅度远远大于中国企业在欧洲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
  还要看到,中资企业在德欧直接投资数量下降与中国国内经济走势、经济政策调整及企业本身经营战略和现状密切关联。一方面,在经历过“淘金热”后,企业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更趋理性,政府出台对外投资的相关政策也开始发生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劳动成本上升,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增强等因素,中国企业更加注重提炼内功,提高生产效益、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等,企业整体质量和实力均在不断改善,以往靠并购提升自身的需求在相对减弱,选择投资对象时更加系统性地考虑市场、资源和技术等综合要素。笔者近来调研过的几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在技术、产品和管理方面呈现出全球视野和自信令人印象深刻。一位专司中欧并购业务的专家介绍,前几年,有些德企对有并购意愿的中企是高价待价而沽,现在一半的价都难找到来自中国的买家。总部位于上海、长期关注中德中欧汽车配件市场的上海先惠自动化技术公司总经理就表示,中欧技术差距在缩小,国内企业的技术已经能够为在欧生产提供一些技术支撑,公司在投资欧洲时会综合规划中欧两边的优势,不会盲目单方面投资欧洲。
  特朗普政府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损害着全球经济,在空前的不确定因素面前,曾经普遍被认为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法规和惯例基础正在被瓦解,企业的投资信心普遍受到损害,这自然也影响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意愿和行动。应该看到,这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中国和德欧企业共同面临的“难关”。首要的是维护和恢复企业对全球经济运行规则的信心。对此,中国和德欧政府与社会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共识,并为中欧包括企业投资等在内的经济合作创造更好的法律框架和社会氛围,包括尽早就中欧双向投资达成全面的制度安排等。此外,媒体在此过程中不要帮倒忙,走出“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怪圈,有勇气去介绍双方企业合作中的成功案例。
  应该相信,当前“美国优先”破坏全球经济秩序、损人不利己的现状难以持续,中欧中德企业的活力不会被持久压抑,随着未来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善,中德、中欧优良的市场依旧会吸引着双方企业相互投资,对不断发展的中国企业而言,欧洲仍然有良好的投资空间,而中国企业的加入将会进一步提升德欧企业的活力,带去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为此,各方应着眼长远、立足实际、深耕细作。
  包括企业直接投资在内的经济关系是中欧、中德全面关系的基础,也是各领域关系的合力结果与整体关系状态的风向标,持续健康的经济关系需要各方面关系的良性陪伴与促进。须知,良好的经贸关系不仅仅是企业间的“个性”行为,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事,需要各方呵护。当前看,相互间的战略与社会信任依旧是摆在中欧中德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