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荣程集团“爱森碳汇”计划正式启动!

2021-06-28 10:15: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杨珊山
 
  6月24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首展隆重开幕,荣程集团亮相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并正式启动 “爱森碳汇” 计划。
  荣程集团展厅以“实干兴伟业,科技促中和”为主题,从“五生·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绿色智造助力工业强国”、“成果·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献礼·实业强国共生共荣”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新时代、新格局下,荣程集团钢铁能源、经贸服务、科技金融、文化健康在创新融合中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为人类地球家园,从产业生态到自然生态、从产业链到美好生活,形成的荣程模式、中国方案。
图为荣程集团展厅
  “爱森碳汇” 计划是荣程集团为各类企业和组织设计的一个公益项目。该计划通过企业和组织号召员工下班后将步行、单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作为日常出行方式的首选,还会记录员工购买简洁包装产品等各类低碳行为。员工可以从“爱森碳汇”计划平台上提交种树申请,委托“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种植及养护,以此采集真实数据,实现全员争做“碳中和” 达人,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爱森碳汇”计划是荣程集团助力天津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荣程集团向建党100周年献出的一份礼。
  借助“爱森碳汇”计划,荣程集团以进一步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为己任,倡导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生产的操作习惯做起,人人做“碳中和”达人,人人助力“双碳”目标。
图为“爱森碳汇” 计划启动现场
  当天,荣程集团党委书记柴树满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详细介绍了荣程集团在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战略实施路径。
图为柴树满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
  柴树满表示,荣程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上升到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当作企业未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荣程集团率先与冶金规划院签署了“碳达峰及降碳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贡献荣程智慧,提供荣程方案,展现荣程智维。
  柴树满介绍,荣程集团将从五个方面发力,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第一,“长改短”。在钢铁生产中,荣程集团将逐步进行长流程向短流程的改造,大力发展电炉钢。据悉,荣程集团目前正在将其一座转炉置换为两座电炉,拉开了荣程集团长流程改短流程的序幕。下一步,荣程集团还将继续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及优特钢比例。
  第二,“煤(油)改氢”。目前,冶金企业大量使用的是化石能源,比如煤炭、焦炭以及交通运输用的汽油、柴油等等。为节能减排,荣程集团布局氢能产业,率先在天津市建成了氢油混合站。同时采购使用氢能源的重型卡车,以厂区为一点,打造“一点两线”:一是原料端用氢能卡车运输铁矿石,二是销售端用氢能卡车运输钢材。在未来几年,荣程集团还计划采购200辆氢能源卡车,实现零碳运输。此外,荣程集团大力发展氢冶金,打造钢化联产。据悉,荣程集团已与中冶赛迪、东北大学、天津石化和陕鼓集团等单位组成绿色氢冶金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钢铁氢冶金技术的研究工作。
  第三,“二转三”。结合天津物产的混改,荣程集团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大宗物流、商贸等。通过降低第二产业的比例,提高第三产业比例,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万元产值的能源消耗。
  第四,“一中和”。荣程集团计划向文化健康产业特别是健康产业迈进。荣程集团农业板块中的茶叶、果树、中草药基地等积累了强大的碳汇能力,通过农业增强企业的碳汇能力,也是荣程集团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
  第五,“碳达人”。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碳达峰、碳减排”行动中来,每个人都做降碳达人。此次发布的“爱森碳汇”计划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措施,当员工的低碳行为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认领一棵树,以这种方式首先实现个体的“碳中和”, 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柴树满表示,以上五个方面跳出了钢铁企业常规的做法, 不仅是工艺技术、内部管理的革命,更是一个企业思想的革命、理念的革命。荣程集团愿意为钢铁行业提供荣程方案、荣程智慧,在这些革命性的方面先行先试,做领跑、做标杆。
  “这个道路会很艰辛,但是我们有信心往前走,为钢铁行业先行先试!”柴树满最后说道。
 
  (荣程集团供图)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陈灿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