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王志 刘加军 报道
8月23日,由上海钢管行业协会提出并组织制订的全球首个《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标准通过初审。评审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围绕标准草案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及代号等内容展开全面评审,一致认为,该标准初稿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最终形成送审稿,报送上海钢管行业协会审批。该标准通过后,将对完善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领域标准体系、推动钢管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上海钢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卢致逵指出,这是世界范围内首个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团体标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高水准。

图为评审会议现场。
评审会在浙江省龙游县召开。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华欣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太原工业学院、武汉予成激光智造有限公司、燕山大学、上海海盛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赛曼咨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会长沈根荣、秘书长魏立群,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介昌,以及地方政府领导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卢致逵主持了评审会议。

图为沈根荣。(王志摄)
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会长沈根荣在致辞中回顾了协会的发展历程,并着重强调标准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领作用。作为“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核准的团标发布平台,上海钢管行业协会近年来成果丰硕,组织编写并发布了《不锈钢复合管(板)激光 - 电弧复合焊接技术规程》《海洋工程结构用轧制不锈钢复合板》等一系列高水平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其中,《不锈钢复合管(板)激光 - 电弧复合焊接技术规程》《海洋工程结构用轧制不锈钢复合板》与此次初审的《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团体标准形成闭环,成功打通了双面不锈钢复合管从钢板生产到卷制焊接成形的全部工艺路线,有效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沈根荣指出,标准是技术创新的“通用语言”,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可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提升自身软实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此次评审的《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团体标准草案,由落户于龙游经济开发区的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持编写。沈根荣对该标准草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编写规范,且包含诸多创新亮点。他表示,标准的通过,将为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产品的推广应用以及钢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图为葛介昌
标准编审组组长、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介昌介绍了大直径超耐腐蚀双面不锈钢复合管团标项目的建设情况。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落户龙游经济开发区,企业占地面积3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投产,目前中试设备已全部就位,未来主要生产海洋工程用各类超耐腐蚀双面不锈钢复合管道。
葛介昌表示,当前循环水管道普遍采用单一涂层进行防腐处理,但受限于现有查漏手段与施工技术,难以实现百分百无漏点。即便涂层99%完好,1%的漏点部位仍存在极高的腐蚀穿孔风险。针对这一行业痛点,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钢管行业协会组织的研发平台上,联合上海海盛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产学研单位,历经8年潜心研发,成功开发出以S31254超级不锈钢为覆层、DH36高钢级船板为基层的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形成了三项产品和技术标准,打通了该产品的全产业链。
作为《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产业化的承担单位,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积极开展量产小试,同时全力推进首台套激光电弧复合焊螺旋焊管机组落地的准备工作。葛介昌表示,企业有信心、有决心在预定工期内生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传统产业弯道超车的愿景,为守护清洁海洋环境贡献力量。

图为魏立群。(王志摄)
上海钢管行业协会秘书长魏立群在总结发言时,指出,《超耐蚀双面复合不锈钢焊管》标准的制定,将对钢管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促进作用,起草组会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内容。魏立群表示,期待该标准在未来能升级为国家标准,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

图为卢致逵主持会议。(王志摄)
此外,8月22日,评审会代表还前往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实地参观了大直径超耐蚀双面复合管产线,深入了解产品生产流程与技术特点。

图为参观现场。(王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