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中冶南方开启工业炉“双碳”破局之路

2021-09-13 09:21:00

  如今,“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钢铁工业有躬身入局的责任,同时也面临着深度变革的挑战。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消息,钢铁行业已完成《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见。钢铁行业的减碳,最终目标是实现发展方式的变革。这个目标绝非一夕可达,需要采取许多因地制宜的解决办法,逐步完成能源结构转换,以打通更远期的减碳路径。
  在工业炉减碳之路上,中冶南方热工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实力,发挥理性的技术创造力,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路径明确,为实现钢铁行业碳中和保驾护航。
  现行工艺下的减碳思路
  现行主流工艺下,工业炉的碳排放从哪里来?一是炉体结构造成的未燃尽残余燃气直接排放,二是燃烧过程直接产生的CO2。 
  要避免残余燃气直接排放,首先需要找到导致燃气逸散的节点。
  烟气反吹技术
  双蓄热燃烧方式下,烟气中会带走一定量换向阀间管道残留煤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冶南方热工公司与河钢合作开发烟气反吹技术,尽最大可能回收烟气中的煤气至炉膛内燃烧,使烟气中CO平均排放指标由处理前的10000~30000ppm降至2500ppm。截至目前,该技术的应用已覆盖至河北、福建多地的项目中,并输出至国外项目,每年帮助客户实现约36.5万吨碳减排。
图:典型项目-河钢乐亭型棒加热炉项目烟气反吹系统
  在燃烧过程中想要减少CO2的产生,就需要全方位提高热效率。
  1、有效利用烟气余热
  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拥有成熟的余热回收技术,根据工业炉烟气热能品位,利用多级高效热交换装备实现对各类工业烟气余热的分级回收、梯级利用。其中锅炉烟气最低排烟温度可降低至50℃。
  2、对燃烧装备进行节能升级
  由中冶南方热工公司自主开发的MILD无焰燃烧技术,在包括高速烧嘴、自身预热式烧嘴、蓄热式烧嘴、富氧/纯氧烧嘴、燃气红外烧嘴以及各类辐射管烧嘴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整合应用,形成了十余种定型系列化无焰燃烧技术及产品,适用于各种直接或间接工业加热场合。相比于传统的直接火焰加热,MILD燃烧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加热效率、更好的炉温均匀性,仅在燃烧过程中就可减少8%的碳排放。
图:中冶南方热工公司生产的MILD烧嘴
图:MILD/富氧燃烧实验平台(位于国家钢铁生产能效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燃烧与热处理实验室,实验室位于中冶南方热工公司园区内)
  3、对炉体结构进行精细化设计
  典型案例:由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总承包的石横特钢新建棒材加热炉项目,创新炉顶结构设计,使得炉顶有效辐射面积增加了约40%。结合炉底结构优化、烧嘴布置优化、远红外节能涂料应用等技术加持,该项目节能降耗表现优秀,比常规棒材加热炉减少了10%的吨钢煤气消耗量(约合吨钢节约标准煤38kg)。
图:石横特钢新建棒材加热炉项目
  4、通过智能燃烧系统提高控制精度
  在工业炉使用过程中自动及时调节合适的空燃比、炉温,以及保温待轧时自动调整烧嘴状态,都能有效降低能耗,减少工业炉碳排放。
  WISave中冶南方智能加热炉系统中的重要模块——智能燃烧系统,基于加热炉热工模型和燃烧优化控制模型,通过智能调节供热负荷、配比及分布,实时监控燃烧状态,实现钢坯烧损指标和能耗指标的最优化,减少约5%的燃料单耗。
图:WISave能环管理界面示例
  能源结构调整
  目前,多家钢铁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氢能冶金、电炉短流程冶金。可见,工业炉减碳真正的“革新”,将从能源结构调整开始。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是一种清洁的加热方法,具有生产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无废气排放,对环境无污染,真正实现加热过程中“零排放”,且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中冶南方热工公司早在2016年就已自主完成纵磁感应加热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并成功应用于太钢酸轧机组高牌号硅钢带加热。随后陆续完成工频、超音频、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装备的开发和应用,涵盖横磁和纵磁两种加热技术。
  典型应用业绩:
  1、应用于ESP连铸连轧补热,代替传统加热炉,降低能耗,降低碳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代表项目:浙江瑞浦机械双相不锈钢方坯感应加热补热。
  2、应用于硅钢退火炉,快速加热利于保留更多细小均匀再结晶晶核,提高磁性。代表项目:国内首条极薄规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线——太钢硅钢CA4退火炉。
  3、应用于冷轧生产线,代替火焰加热,降低硅钢脆-韧性转变点温度、轧制边裂现象和氧化烧损,提升产品质量。代表项目:马钢酸轧感应加热、鞍钢冷轧感应加热、太钢高端冷轧取向硅钢准备机组。
  4、应用于冷轧镀锌板涂层干燥,通过感应线圈加热带钢,带钢加热涂层,使溶剂挥发,加热时间短,产品质量好。代表项目:马钢1#镀锌感应加热。
  此技术还有提高生产效率、加热设置灵活、保障高产品质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钢铁及有色行业,并可扩展至云母、造纸、印染等行业。
图:典型项目-马钢冷轧总厂1720酸轧线设备能力提升改造工程感应加热器
  中冶南方热工公司仍在积极探索,不止是工业炉领域的碳中和,更包括钢铁行业全流程上的其他工艺及设备节点。技术整合与技术创新的过程是复杂的,也是艰难的,但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我们责无旁贷。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