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6—18日,由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和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武汉科技大学、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和湖北省金属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七届炼铁青年学者论坛在武汉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智能炼铁 绿色低碳”,结合我国智能制造、“双碳”战略目标,重点围绕炼铁领域的智能炼铁、绿色低碳、前沿热点研究等开展学术研讨。来自全国30余所冶金高校及科研院所、20余家钢铁及相关企业等单位的270余名代表参会。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季伟、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路长等领导出席17日上午的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省金属学会秘书长李铁林主持。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季伟致辞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智致辞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路长致辞

▲湖北省金属学会秘书长李铁林主持开幕式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专务总工程师潘国友,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向伟共同主持大会报告。

▲中冶南方专务总工程师潘国友,武钢有限总经理助理李向伟共同主持大会报告
17日上午,大会分享9个特邀报告;17日下午,设高炉高效冶炼、智能炼铁、低碳冶金、资源利用等专题分会场,分享42个专题报告。18日上午,部分参会代表分为两组,分别前往武钢有限炼铁厂和中冶南方总部园区参观。
炼铁青年学者论坛(每年主办一次)旨在促进炼铁青年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活跃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共同推动炼铁科技进步。经过多年创新发展,炼铁青年学者论坛已成为我国钢铁冶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青年学术交流平台。
一、大会报告

▲东北大学教授储满生作题为“基于氢基竖炉的氢冶金新工艺基础研究”的报告

▲武钢有限炼铁厂副厂长(主持工作)张庆喜作题为“高炉炉役后期的维护及安全管理”的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征建作题为“中国高炉炼铁低燃料比冶炼技术创新实践”的报告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博士吴映江作题为“低碳高炉冶炼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业示范”的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龙红明作题为“烧结智慧制造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的报告

▲武钢有限技术中心炼铁所副所长陈令坤作题为“改善炉缸宏观还原动力学实现高炉高效冶炼”的报告

▲梅钢股份炼铁厂副厂长李和平作题为“梅钢烧结技术探索与实践”的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王炜作题为“高炉长寿与关键部位智能检测”的报告

▲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宋牮作题为“瑞尔整体式陶瓷杯——为高炉长寿高效生产保驾护航”的报告
二、专题报告
(一)高炉高效冶炼分会场
(主持人:姜鑫 李峰光)

▲攀钢研究院郑魁作题为“攀钢高炉炉况判断及稳定性评价系统研究”的报告

▲中冶南方武彭炉衬王同生作题为“大型高炉用高性能炭砖关键技术开发”的报告

▲中科院过程所许仁泽作题为“FeO对高炉中间渣冶金性能的影响”的报告

▲华北理工大学邓勇作题为“富氢高炉炉缸活性演变机制及多尺度调控”的报告

▲首钢京唐谷端跃作题为“京唐高炉经济喷吹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报告

▲武钢有限刘树俊作题为“武钢高炉低碳冶炼实践”的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廖金发作题为“铁冶炼渣系相平衡研究及应用”的报告

▲河南豫兴刘力源作题为“豫兴顶燃式热风炉技术成果汇报”的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王斌作题为“铁矿在高炉内的行为探讨”的报告

▲贵州大学岑玉龙作题为“金属铁强化铬铁矿固态还原的机理研究”的报告

▲辽宁科技大学陈忠超作题为“有害元素对高炉炉缸的侵蚀及保护层形成机制研究”的报告

▲高炉高效冶炼分会场实况
(二)智能炼铁分会场
(主持人:国宏伟 于要伟)

▲东北大学李强作题为“低碳高炉的数字化解析及工艺寻优探索”的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鄂殿玉作题为“颗粒尺度下炼铁高炉内多相流能质传输机理超实时预测”的报告

▲苏州大学闫炳基作题为“高炉大数据分析中特殊波动数据的处理研究”的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焦璐璐作题为“面向工业应用的高炉炼铁过程模型开发”的报告

▲华北理工大学程欢作题为“焦炭质量科学评价与智慧配煤炼焦新技术”的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余正伟作题为“基于图像识别的原料粒度智能识别技术研究”的报告

▲苏州大学国宏伟作题为“高炉炉前视觉智能感知与智能诊断”的报告

▲东北大学何亮作题为“基于高比例球团矿的高炉炉料分布行为及应对措施”的报告

▲华北理工大学段一凡作题为“知识图谱在高炉炼铁智能化中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展望”的报告

▲智能炼铁分会场与会人员向专家提问
(三)低碳冶金分会场
(主持人:湛文龙 张伟)

▲梅钢张光强作题为“生物质炭喷吹对煤粉燃烧和铁矿石还原行为的影响研究”的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廖宁作题为“富氢冶炼用耐火材料评价及开发”的报告

▲中南大学陈凤作题为“钒钛磁铁矿气基竖炉还原粉化研究”的报告

▲华北理工大学郄亚娜作题为“竖炉氢冶金喷氧段气体的燃烧与改质”的报告

▲中冶南方马晶作题为“氢基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熔分渣基础研究”的报告

▲兰州理工大学景建发作题为“钒钛磁铁矿电炉冶炼过程CaO-MgO-SiO2-13%Al2O3-50%TiO2五元渣系相平衡研究”的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万军营作题为“铁矿粉气基无碳烧结新技术研究”的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王榕榕作题为“生物质能源驱动的低碳转底炉冶金尘泥处理工艺探索”的报告

▲重庆科技大学苏畅作题为“氢基竖炉氧化球团还原渗碳与粘结行为研究”的报告

▲中冶南方姚耔杉作题为“球团带式焙烧工艺技术及工程应用”的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王杰作题为“铁焦气化后原位热强度的演变特性及铁催化气化的双活化机制”的报告

▲低碳冶金分会场实况
(四)资源利用分会场
(主持人:杨聪聪 柴轶凡)

▲重庆大学游洋作题为“铁矿石高剪切制粒技术研究”的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郑顶立作题为“铜渣还原提铁及尾渣制备微晶玻璃”的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吴世超作题为“难选铁矿直接还原磁选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

▲中南大学杨聪聪作题为“高FeO尖晶石型精矿氧化特性与球团固结动力学”的报告

▲宁夏大学何占伟作题为“钢渣中多物相协同调控机制及含铁相局部富集行为”的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陈绪亨作题为“钒钛球团回收含铁粉尘强化固结机制”的报告

▲宁夏大学陈广玉作题为“光伏晶硅切割废料资源化循环利用:低硼晶硅及Fe/Al-Si合金的制备”的报告

▲贵州大学雷卓为作题为“铬铁矿、磁铁矿、红土镍矿在氧化焙烧过程中的固结机理介绍”的报告

▲中冶南方王春花作题为“对球团工艺和装备的思考”的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徐菊作题为“铬渣资源化利用与烧结过程基础研究”的报告

▲内蒙古科技大学刘文英作题为“回转窑结圈行为及结圈物对耐火材料侵蚀研究”的报告

▲资源利用分会场与会人员向专家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