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杨悦 报道
中石化润滑油润滑脂分公司 供图

图为会议现场
5月21—23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主办、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2025年液压润滑专业年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凝众智以精进,协同心而创新,旨在交流液压润滑技术创新经验,推动钢铁行业液压润滑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新路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秘书长成巨海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水琳致欢迎辞。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黄怀富做主题报告。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杨宝贵主持了本次会议。来自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润滑脂分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本钢集团、建龙集团、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包钢集团电气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道达尔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江西美菲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日石润滑油脂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做主题分享,多角度为与会嘉宾解读了“数智润滑、共赢未来”的新内涵。共有200余名行业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
成巨海先简要介绍了钢铁行业第1季度运行形势。他表示,钢铁行业近年来在液压润滑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首钢、包钢等一批企业通过“全优润滑”管理体系,实现了油品消耗降低和设备稳定性提升;宝钢、中信泰富等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完成了部分液压元件及油品的国产化替代;2024年统计企业的吨钢油耗为0.2024千克/吨,与上一年统计相比粗钢产量增加0.24亿吨,吨钢油耗下降0.0127千克等等。可喜成绩面前更需理性看待共性问题。一是部分企业仍依赖经验化操作,标准化、数字化的润滑管理体系尚未完善,导致“欠润滑”或“过润滑”现象并存。二是技术应用滞后,新型润滑材料、智能监测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难以满足高端装备对润滑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三是数字化水平待提升。四是协同创新力度不够,钢铁企业与油品供应商、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够深,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存在脱节现象。
为此,成巨海建议:钢铁行业在液压润滑领域持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标准化水平;加强数据统计分析,推进对标找差;深化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监测与诊断;聚焦碳市场扩容,推广绿色高效解决方案;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构建共赢生态;突出示范引领,加强供需对接,进而推动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
水琳表示,液压技术是推动钢铁行业设备高效运转、助力产业升级的核心支撑。在绿色低碳、数智转型的浪潮下,如何让液压技术更智能、更可靠、更环保,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课题。中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始终与钢铁行业同频共振,未来将继续与行业伙伴并肩同行,坚持以科技之力守护钢铁“脊梁”。
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黄怀富在做题为《数智润滑,共赢未来》的报告时表示,中国润滑油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尤其是围绕环保、节能、智能化等领域的需求日益显著,企业将加快产品设计创新步伐,提高产品质量。钢铁企业与润滑油企业通过共同探索产业链价值提升的新路径,供需关系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转变和深度融合。
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润滑脂分公司生产线和研究所。

图为参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