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作为核心基础材料之一,以其多样化的规格、稳定可靠的材质性能,彰显出无可替代的关键价值,为多项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中国宝武、鞍钢、首钢、河钢等一批龙头企业不仅用“超级钢材”撑起大国工程,还以定制化服务和快速响应能力赢得下游用户点赞...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通车背后的“首钢力量”

9月28日,以首钢水钢钢材作为重要坚实“骨架”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该桥面距水面高度625米,主塔最高点280米,跨度1420米,犹如一条巨龙飞架在花江峡谷上。

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大桥,对钢材品质与供应保障提出了极高要求。首钢水钢凭借良好品牌形象,成为该工程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大桥7—8标段建设中,建筑钢筋总用量达4.7万吨,其中首钢水钢钢材供应量3.1万吨,占比66%;尤其在大桥核心承重部位5号、6 号主塔墩基桩施工中,共需Φ36mm、Φ40mm规格的HRB500E高强度抗震螺纹钢10543吨,首钢水钢供应的该两种规格钢材8375 吨,占比为83%,为大桥“站稳脚跟”提供了核心保障。

花江大桥立项建设之初,首钢水钢通过强化终端销售与自主投标,成功切入六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并实现直供工地。建设中,首钢水钢精准对接项目投资方与建设方需求,针对大桥5号、6号主塔施工特点,“量身定制”墩基桩所需的Φ36mm、Φ40mm规格HRB500E 高强度抗震螺纹钢。为确保按时保质交付,首钢水钢充分发挥在高强度热轧带肋钢筋、抗震系列钢筋领域的技术储备优势,生产、技术、销售等多部门协同,及时优化产品成分设计、调整轧制工艺与生产组织模式,最终实现了关键钢材的零差错、高质量供应,为大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钢精品重轨助力海外重点铁路项目建设
近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生产的5000吨60E1规格美标重轨产品顺利下线,经严格检验,产品质量完全满足客户标准要求。此次合同总量达5.4万吨,将用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坦桑尼亚铁路项目建设。

重轨作为铁路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其规格和标准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邯钢生产的60E1规格美标重轨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尺寸精度和长使用寿命等特点,能够满足重载货运等铁路运输需求。
邯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铁路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轨小微团队产销研运一体化协同作战优势,持续提升重轨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小微团队加强与客户沟通对接,聚焦客户对美标重轨性能指标及第三方现场监理全程跟踪要求,专门成立保供团队,优化生产工艺方案,并从原辅料管理、设备保障、检验操作到成品发运等环节制定全流程保障措施。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在炼钢环节采用洁净钢冶炼工艺和窄成分控制技术,提升铸坯质量;在轧制环节采用全万能轧制工艺和矫直工艺,优化轧制参数,规范各道次出钢状态和方向,严控尺寸精度。同时,强化产品检验、装车、发运等各环节质量管控,确保了下线产品质量完全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太钢高等级管线钢助力阿尔及利亚能源动脉建设
近日,太钢成功斩获阿尔及利亚高等级管线钢产品订单,成为国内唯一中标钢厂。这一成果不仅是太钢在油气行业高端管线钢领域技术硬实力的集中印证,更是国资央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服务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太钢将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作为全球化布局的重中之重,聚焦关键海外市场,针对当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身定制高性能不锈钢及高端管线钢产品解决方案,稳步推进从单点项目突破向海外区域市场深度经营的转变。
阿尔及利亚作为非洲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在油气资源开发和输送方面具有巨大需求。太钢管线钢产品凭借卓越的质量和性能,得到国际市场的高度认可。此次出口阿尔及利亚的高等级管线钢,具备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能够满足阿尔及利亚复杂地理环境和严苛工程要求下的油气输送需求,将直接服务于当地油气输送主干网建设,为阿尔及利亚能源动脉注入“中国韧性”。
沙钢桥梁钢铸就长三角一体化“硬核”枢纽
9月初,长三角两大世界级桥梁工程——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与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标志着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再提速。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超级工程”均大量采用沙钢高性能桥梁钢,再次彰显了沙钢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硬核实力。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连接浙江嘉兴海盐和宁波慈溪,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这座大桥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作为通苏嘉甬高铁的控制性工程,近日实现首段桥面合龙,全桥总体进度已过半。大桥计划2027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建成后将直接推动沪甬迈入“1小时交通圈”,大幅拉近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间的时空间距。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连接舟山金塘岛和册子岛,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跨海桥,创新采用“公铁平层”设计,全长3118米。近日,其5号主塔塔柱成功合拢,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作为甬舟铁路的关键部分,这座大桥对完善国家铁路网、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张靖皋长江大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和池州长江大桥等重大项目中,沙钢高性能桥梁钢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中,张靖皋长江大桥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过江通道项目,全长29.8公里,跨江段按双向八车道、时速100公里标准建设,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实现6项“世界首创”和6项“世界之最”。将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跨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从跨海大桥到越江通道,从城际铁路到高速公路网络,沙钢以其高性能、高品质的桥梁钢产品,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进程。
中信泰富特钢助力世界级跨江工程
9月9日,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座犹如钢铁巨龙般的大桥,横跨长江天堑,将常州与泰州相连,使两地通行时间从原本的1小时20分钟大幅缩短至约20分钟,为区域交通带来了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长虹飞架”创下了世界斜拉桥强度等级的最高纪录,而支撑这一超级工程的核心材料,便是中信泰富特钢旗下兴澄特钢研发的2100兆帕级超高强度斜拉索用盘条。
常泰长江大桥是一座公铁合建双层复合型过江通道,不仅承担着交通枢纽的核心功能,更成为中国基建实力的最新见证。大桥荷载达53万吨,需要超高强度的斜拉索来支撑主跨长达1208米的桥面。此前国内外斜拉桥普遍采用2000兆帕级别斜拉索,而要支撑这座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必须突破2100兆帕的技术瓶颈——这相当于用一根钢丝就能吊起7辆小汽车。
从2000兆帕到2100兆帕,这5%的性能提升,却意味着对整个生产工艺体系的系统性升级与重构。为满足大桥对斜拉索高强度、高耐久性的严苛要求,兴澄特钢研发团队从材料成分设计、组织均匀控制,到提高纯净度,全方位发力,进行了大量试验。2022年,兴澄特钢成功试制出2100兆帕级斜拉索用盘条;2023年实现了量产,为大桥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突破2100兆帕级斜拉索用盘条技术壁垒后,兴澄特钢并未停止创新脚步,现已启动更高强度级别材料的研发工作。
抚顺新钢铁工程直供的重点工程项目——沈白高铁正式通车
9月28日,沈白高铁开通仪式在辽宁抚顺站成功举办,标志着这条横贯辽宁、吉林的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自2021年6月沈白高铁辽宁段全线开工建设以来,抚顺新钢铁积极为全线十四个标段提供钢筋原材,其中一标、二标、三标使用钢筋深加工产品更是100%由抚顺新钢铁供应。

据悉,沈白高铁正线全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通车后,沈阳至长白山的时间将大幅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左右,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助力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局。
作为东北地区重点工程的战略供应商,抚顺新钢铁的HRB500E、HRB600等高强度、高韧性的螺纹钢筋广泛应用于隧道、桥梁及站房建设。此次深度参与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彰显了该公司技术实力与责任担当,也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工程结构强度保障方面,“抚新”牌螺纹钢筋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在沈白高铁的桥梁、隧道、桥墩以及桩基等建设中,能够承受巨大的荷载,确保高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轨道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同时,其优异的抗震性能和低温韧性,适应东北地区严寒气候与地质复杂条件。
为满足特殊施工需求,抚顺新钢铁依托“工厂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钢筋加工线,为沈白高铁提供了钢筋定制加工服务。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与钢筋加工精度,降低了现场加工带来的质量波动和安全隐患。在沈白高铁的一些特殊工程部位,如岩体锚固、大型框架结构等,为这些关键部位的施工提供了合适的材料保障,为沈白高铁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